他耳边夜半“蝉鸣”不断,妻子却说哪有 对此,专家这么说
夫听夜蝉鸣叫 妻说无
夏夜闷得像个蒸笼,小陈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眉头却越皱越紧。他忽然侧过头,问旁边正剥着桃子的妻子:“老婆,你听,窗外那蝉是不是疯了?叫得这么响,嗡嗡嗡的,吵得我脑仁疼!”
妻子停了手,疑惑地竖起耳朵听了听,窗外只有空调外机低沉的嗡鸣。她摇摇头:“没有啊,哪来的蝉叫?都这么晚了。”
小陈一愣,手指下意识地按了按自己的耳朵,脸上露出无奈:“看来是我的耳鸣又加重了,总觉得嗡嗡的,跟蝉叫似的。这破耳鸣,天一热,动静就特别大。”
妻子脸上轻松的神色褪去,染上了一层担忧。
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孟彤指出,不少患者反映暑期耳鸣容易加重,这与高温季节独特的环境、生活习惯变化息息相关。
为什么暑期耳鸣频发?
孟彤表示,暑期对耳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温与脱水:炎热环境不仅容易导致中暑、体温调节紊乱,诱发或加重耳鸣;大量出汗若水分补充不足,身体脱水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大脑供血 ,这也是耳鸣的常见诱因。
2.饮食变化:暑期天热食欲减退,饮食不规律或进食过少可能导致低血糖,同样会引发耳鸣。
3.血管反应:高温还容易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相对偏低 ,可能造成脑部和耳部供血不足,进而出现耳鸣。
4.生活习惯:暑期游泳活动增多,若防护不当 ,容易引发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炎症,这些疾病会直接导致耳鸣。此外,空调使用频繁,颈部保暖不足容易受凉,可能诱发颈椎问题,压迫血管影响脑部供血,长期如此也可能引发耳鸣。
5.心理压力:天气炎热本身就可能让人烦躁,若再叠加长期紧张、焦虑等压力状态,可能出现躯体化症状,耳鸣、眩晕便是其中可能的表现。
孟彤提醒,长期存在的耳鸣危害不小。它不仅直接损伤听力,还会扰乱睡眠、引发情绪低落甚至抑郁,最终波及工作和学习状态。患者还常伴有听力减退、耳闷、头晕等不适。
面对耳鸣,该怎么办?
孟彤认为,需要根据耳鸣的具体情况应对:若耳鸣短暂出现,没有眩晕、耳闷等伴随症状,尤其在情绪激动、劳累或睡眠不足之后发生,且能较快自行消失,可以先试试自行调整,如放松心情、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观察耳鸣是否好转。
但如果耳鸣持续不退,或者同时出现明显的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干预。更要警惕的是,当耳鸣最先出现,并伴随听力在几天内突然大幅下降和眩晕,这很可能是突发性耳聋 ,一旦遇到这种情形,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同样,即使调整了生活方式后,耳鸣依然不见缓解,也应该考虑及时就医诊治。

暑期如何预防耳鸣?
孟彤强调,预防耳鸣,关键在于多方面的防护。
首先,要避免噪声刺激,尽量减少长期暴露于高分贝环境,以免损伤耳道。
其次,应积极治疗可能引发耳鸣的原发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中耳疾患等。
此外,日常需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例如在游泳后及时清理,并定期清除耳垢,以预防中耳炎导致的耳鸣。
最后,需警惕药物的耳毒性副作用,避免长期或滥用某些可能损害内耳、诱发耳鸣的药物,包括部分抗生素、止痛药及化疗药物等。
专家小传

孟彤,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曾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深造,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熟练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对于耳鼻咽喉科的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手术积累了较丰富经验。现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河南省眩晕学会委员,河南省睡眠学会委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睡眠呼吸障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郑州市抗癌学会头颈肿瘤专业常务委员。发表国内核心期刊、国家级和省级论文十余篇,专著1部。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飘洋过海的生命托付——美国知名乐团小提琴家与郑医的温暖邂逅!
43 岁的林悦(化名)是一名郑州本地人,但是她从16岁起就到美国求学,在音乐学院挥洒才情,如今已是美国某知名乐团的小提琴家。 两个月前,在美国私人诊所拿到超声报告时,“直径 40cmX25cm 子宫肌瘤” 的字样,像一串突然走调的音符打乱了林悦旅居美国三十余年的节奏。 林悦回忆,四年前的体检报告上就曾写着“直径 8cmX2cm 子宫肌瘤”,但是她当时没有任何不适,所以一直没重视起来。没想到的是,这个子宫肌瘤在她体内以每年增长“8cm”的速度进展,如今已长成宛如足月巨大儿的体积。经过和居住在郑州的家人商量,林悦把最终将康复的希望投向了万里之外的故乡—— 郑州人民医院郑东院区妇科,于是她漂洋过海回到了郑州。
- 下一篇
超半截肢竟因糖尿病足!专家教你如何保住双脚
深夜急诊室,一位老人蜷缩在病床上,抱着肿胀发黑的脚——每一次微小的移动,都引发剧烈的颤抖。溃烂处散发着异味,这不是普通的外伤感染,而是“糖尿病足”正在无情地蚕食他的肢体。 门外压抑的啜泣声,道尽了家属共同的恐惧:这脚,还能保住吗? 这令人揪心的一幕,绝非个例。在中国1.4亿糖尿病患者中,约15%的人可能滑向同样的深渊。更触目惊心的是:全球超过一半的截肢手术,竟是由糖尿病引发!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截肢风险,竟高出15至46倍! 糖尿病足,这个让众多患者闻之色变的并发症,是否真的无法避免?面临截肢风险时,我们又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双脚?为了解开这些关乎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紧要问题,我们专访了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病区王志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