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如何科学搭配三餐?控糖从“吃对”开始

陈文莉    2025-08-20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科781 【查看证书】

  “血糖高了,是不是好吃的都得戒了?”这是很多人在控糖初期最普遍的担忧。

  其实不用慌!控糖并不意味着要饿肚子,关键在于学会“聪明地吃”。这主要包含三个核心要点:控制好总热量、注重营养搭配、保持规律进餐。在此基础上,再掌握好一日三餐的具体选择与安排,并避开常见的饮食误区。你会发现,只要方法得当,控糖也能吃得饱、吃得好!

  一、控糖先固基:三大指南稳血糖

  控制热量原则

  根据体重、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成人一般1500~1800大卡/天),避免过剩热量转化为脂肪。

  公式参考: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肥胖者需适当减少热量摄入。

  均衡比例原则

  碳水化合物50%~55%: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55)食物,如燕麦、糙米、荞麦。

  蛋白质15%~20%:优质蛋白为主(鱼、鸡胸肉、豆腐),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植物蛋白。

  脂肪25%~30%:以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坚果)替代动物油,减少反式脂肪(油炸食品)。

  少食多餐原则

  三餐定时,两餐间(如上午10点、下午4点)加餐尽量以不升血糖食物为主,如黄瓜,避免血糖骤升骤降。

  二、均衡藏玄机:营养密码时刻记

  早餐(7:00~8:00)——启动代谢,稳血糖

  推荐组合:

  主食:1片全麦面包(或半根玉米)

  蛋白质:1个水煮蛋/无糖豆浆200ml

  膳食纤维:凉拌黄瓜100g

  加分项:少量坚果(如5颗杏仁)

  避免陷阱:白粥、馒头(高GI)、含糖酸奶。

  午餐(12:00~13:00)——营养均衡,饱腹感强

  推荐组合:

  主食:杂粮饭(糙米+黑米)80g

  蛋白质:清蒸鱼100g/卤水豆腐80g

  蔬菜:西兰花200g(水煮或清炒)

  烹饪技巧:用柠檬汁代替部分盐,减少酱油用量。

  晚餐(18:00~19:00)——清淡易消化

  推荐组合:

  主食:山药100g(替代部分米饭)

  蛋白质:鸡丝50g+菠菜豆腐汤

  蔬菜:凉拌木耳150g

  关键点:晚餐后不再进食,睡前血糖控制在6~8mmol/L。

  加餐选择(可选)

  低GI水果:草莓10颗/苹果半个、无糖希腊酸奶100g+奇亚籽5g

  三、避坑明真理:常见误区逐个破

  误区1:“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

  真相:无糖饼干、蛋糕可能含大量淀粉和脂肪,仍需计算总热量。

  误区2:“不吃主食能降糖”

  真相:长期低碳水饮食可能导致酮症,建议每日主食不少于150g。

  误区3:“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真相:选择低GI水果(如樱桃、柚子),控制量(每日200g以内),避免榨汁。

  四、进阶有方法:血糖管理再升级

  食材替换法:

  白米饭→糙米/藜麦

  土豆→ cauliflower rice(菜花碎)

  白面条→魔芋面/荞麦面

  外出就餐要点:

  避免勾芡类菜肴(如鱼香肉丝),要求单独装酱料。

  血糖监测时机:

  餐前、餐后2小时各测一次,记录食物种类与血糖变化的关系。

  作者: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陈文莉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