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3岁娃1个月长胖10斤,医生说是它在作怪!

杨福娜 李林林    2025-08-25河南省肿瘤医院3719

  3岁的子萱(化名)被确诊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一周期的化疗后,孩子病情得到初步缓解,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治疗间隙,子萱出院回家休养了半个月。令人惊讶的是,从开始治疗到再次返院,她的体重竟然增加了快10斤!

  不少白血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不但没有消瘦,反而体重上升,甚至看起来“胖乎乎”的,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01孩子长胖是它在作怪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血液科儿童血液肿瘤病区负责人、主任医师左文丽告诉孩子家长,这是糖皮质激素在作怪!

  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是核心治疗药物之一,尤其在化疗诱导缓解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

  糖皮质激素不仅能直接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还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化疗相关组织损伤,并增强其他化疗药物的协同效应。在治疗过程中,激素敏感性是预后良好的标志之一。

  然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伴随着很多不良反应,包括代谢问题、免疫抑制导致的感染风险、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骨骼问题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骨质疏松等。

  子萱的情况正是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典型表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引起水钠潴留(身体无法正常排出水和钠,导致体液在组织间隙或血管内异常积聚),导致水肿。另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还会造成脂肪代谢异常,引起“向心性肥胖”,表现为脂肪异常堆积在躯干、面部呈现“满月脸”和腹部呈现“水牛背”,四肢相对纤细。让孩子看起来胖乎乎的,但却不是正常孩子那种健康的状态和面色。

  另外,激素的使用让子萱产生了强烈的饥饿感,情绪也变得容易激动。吃不到食物,她会哭闹不止。心疼孙女的奶奶,只要听到子萱说饿,哪怕凌晨三四点也会给孩子做吃的。不仅如此,奶奶还买了很多小面包、火腿肠等零食给她充饥,仅仅半个月,子萱脸上的皮肤被撑得发亮,小肚子也变得圆滚滚、硬邦邦的。

  02胖一点能耐受治疗?

  一开始,子萱家人以为孩子胖一点有助于更好地耐受后续治疗。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失控的体重还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风险。暴饮暴食可能诱发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异常的肥胖还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或焦虑情绪。此外,体重上涨了,化疗药物剂量也要相应调整,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可能因为体重突然增加和脏器功能不完善,导致化疗毒副作用的加剧。

  左文丽向子萱奶奶解释了这些风险,并告诉她通过科学管理,子萱的体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03六个方面解决激素副作用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体重检测。避免体重增长过快,监测心脏、肝肾功能指标,适当应用利尿剂等治疗,减轻糖皮质激素对患儿带来的不适。

  二是激素剂量调整。患儿对激素的耐受程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不是所有的患儿在应用激素过程中都会产生严重的水钠潴留,或者其他的代谢问题。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体重失控、强烈的饥饿感等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家长需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情减少激素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

  三是家长做好心理建设。家长需要了解,激素可能引发食欲增加、情绪问题。孩子的异常哭闹、暴躁表现是使用激素或其他药物的副作用,并不是孩子故意为之。家长应接受孩子治疗期间的变化,并做好安抚。

  四是调整孩子饮食结构。建议给孩子进食高纤维、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蔬菜,延缓饥饿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减少甜食、油炸食品,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进食高钠食物,比如火腿肠、膨化小零食等,避免加重水钠潴留。注意进食顺序:先喝汤占据胃容量,再吃蔬菜,接着是高蛋白质食物,最后进食主食。可以少量多餐,每日5-6餐,避免一次性过量进食。

  五是适当行为干预。引导孩子专注进食,尽量不要在进食时看电视或玩手机,鼓励孩子自主进食,家长不要喂食,避免无意识情况下孩子摄入更多食物。当饥饿感来袭时,帮助孩子通过运动、玩耍等方式分散注意力。

  六是确保饮食卫生。由于激素导致的免疫抑制,饮食必须干净卫生,避免引发腹泻甚至脓毒血症,影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左文丽总结说,白血病患儿因为激素治疗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和肥胖问题,但这不是健康的表现。激素引起的水肿、体重失控等副作用是可以预测、可以管理的。通过医疗监测治疗、科学的饮食控制、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其对健康的影响。

  经过治疗和饮食指导,子萱的体重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并成功进行了后续治疗。目前,她正在进行药物维持治疗,有望彻底康复。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