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抗癌,别人瘦骨嶙峋,我胖26斤,咋办?”
“我乳腺癌治疗后,一年半胖26斤,怎么办?”“我这么胖,会不会让肿瘤长得更快?是不是得一边治病一边减重?”这是很多超重肥胖的肿瘤患者最常问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肥胖=不健康”,的确,肥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一旦进入抗癌阶段,体重问题却变得复杂:体重过高,可能增加并发症,但体重下降过快或伴随肌肉流失,也会让病情雪上加霜。那么,正在抗癌者,到底该不该减重?日前,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体重管理门诊正式开诊,该院临床营养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肥胖与肿瘤的关系
肥胖可促癌,治疗也会“催胖”
成年人的理想体重指数BMI,在18.5~23.9之间,对于中国人来说,BMI≥24 为超重,BMI≥28为肥胖。河南省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秦晋表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增加食管癌、结直肠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风险。
主要原因是以下几方面。
身体长期处于轻微炎症状态,有利于肿瘤生长;
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促进细胞增殖;
激素水平紊乱,如雌激素偏高,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风险。
另一方面,抗肿瘤的治疗也可能导致体重上升。比如:盲目过度进补、一味静养,能量摄入大于消耗。
除此之外,某些药物会改变身体的内分泌水平,降低脂肪的代谢速度,促进脂肪堆积和水分潴留,从而引起肥胖或水肿,造成体重增加。
如防治化疗不良反应时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他莫昔芬)、卵巢功能抑制剂(如戈舍瑞林)等。
因此,肥胖既可能是肿瘤的病因之一,也可能是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那到底该不该减重?秦晋表示,主要看阶段,看身体。
肥胖的确会影响抗肿瘤治疗。例如肥胖者的手术风险更高,术后伤口愈合更缓慢,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除了近期康复,肥胖对远期预后也有影响,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如果体重指数增加0.5~2.0kg/m²,复发风险将增高40%。
但是,也并非所有证据都支持减重。在某些研究中,BMI≥30的肥胖患者,接受免疫治疗5年总体生存率会更高。肿瘤本身就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很容易伴发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症状,如果在确诊初期或治疗期间一味追求减重,可能掩盖问题,加重营养不良,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管理>减重
不是为了变轻,而是为了变强
先说结论:已经肥胖的患者应控制体重不继续增加,不要紧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来增加肌肉量、增强体质。
治疗期间
对于刚刚确诊肿瘤,或正在经历手术、放化疗等治疗的肥胖患者,建议稳定体重,不主动减重。此时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营养、维持体力、耐受治疗,避免营养不良。
病情稳定康复期
对于疾病稳定或康复期的患者,可以采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的综合管理模式,不用设置短期减重目标,而要把目光放在长远的体质提升上。饮食应该保证能量适宜、蛋白充足(每天每公斤体重1.2–2克)、食物多样,避免极端饮食,如不吃主食。秦晋表示,以体重80公斤成年人为例,每天需吃够96克蛋白质,分散到三餐一共需要吃150g瘦肉、100g豆腐或400ml豆浆、1个鸡蛋、300ml牛奶,再加上日常量的主食和蔬菜,就能满足蛋白质需求。运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抗阻训练(如深蹲、哑铃等),以增加肌肉、提升体能。有研究表明,经过长期运动训练的肿瘤患者,即使体重没有明显改变,疾病预后也会更好。
月度评估很关键
体重管理期间,建议每月“复盘”一次。先看“成分”,尤其应监测肌肉量,建议进行人体脂肪成分分析,结合体重、腰围、小腿围,目标是减脂又增肌。再看“功能”,如握力是否上升?步行速度是否更快?上下楼是否更轻松?生活质量提升了,才是真进步。最后看“化验”,白蛋白、前白蛋白反映营养状况,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反映身体代谢状态。如果出现了明显食欲下降、进食减少;或者明明没减肥,3个月内体重却下降>5%,或6个月内>10%,应尽快就医。举个例子:体重80kg的患者,在没有刻意减重的情况下,3个月体重减轻大于4kg,或6个月体重减轻大于8kg。肿瘤患者关注体重,不仅要关注“减”,更要关注“增”,在很多情况下,肿瘤患者更需要的是营养补充——尤其是因手术、放化疗导致食欲下降、体重丢失的患者。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金秋御敏正当时:固本扶正,安度九月“鼻鼽”季
- “同样是抗癌,别人瘦骨嶙峋,我胖26斤,咋办?”
- 娃脖子、腋下黑得像没洗干净?不是脏,这可能是种病!
- 郑州市中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冯乐一行调研走访河南健康网
- 中国肺癌治疗研究再登国际顶刊,河南省肿瘤医院王启鸣教授团队贡献突出力量
- 30余项免费、优惠检查项目!河南省9·12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公益活动即将启动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对口支援光山县中医院专家采用新理念更好地为基层患者服务——1例急性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损伤(PLRI)的治疗
- 刚出生的“黄金宝宝”全身换血 24小时的生命接力赢了!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开启
- 5岁娃顿顿吃饱,咋被确诊“隐性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