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3分钟”跑赢死神,他们抢回了一条命
9月4日上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发生惊险一幕——早产儿母亲刘女士在候诊区给宝宝喂奶,不料宝宝突然呛奶,导致呼吸道完全阻塞,瞬间面色青紫、呼吸心跳骤停……
生死180秒:她比死神更快
“当时孩子脸都紫了,没有呼吸,我们全家都吓瘫了……是眼科护士长把孩子从鬼门关一把拽了回来!”
当天,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刘女士抱着已转危为安的宝宝,泣不成声地诉说着刚才那惊魂一幕。
这是一名胎龄仅27+3周、出生体重仅1280克的早产宝宝小漾(化名),身体状况十分脆弱。此次按预约前来进行新生儿眼底检查时,被确诊双眼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严密观察。
刚完成眼底筛查,宝宝被家长抱至候诊区喂奶。不料喂奶后,孩子突然反应变差、不哭不闹,就连父母拍打也没有任何反应,家长顿时吓坏了。

危急时刻,眼科分诊台值班人员董先先上前询问并查看了情况,发现患儿皮肤颜色发绀、反应迟钝,果断判断孩子需要紧急抢救,及时呼叫眼科医护人员,眼科护士长宋瑞青闻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当时,我看到患儿瞬间面色青紫、四肢松软,无胸廓起伏,刺激没有反应,应该是完全性气道阻塞和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立即清理气道并实施心肺复苏。”宋瑞青说。她立刻抱起孩子直奔抢救室,清理呼吸道、吸氧,吸出奶液2ml,同时呼叫麻醉科护士孙洁。宋瑞青边实施心肺复苏,边嘱咐孙洁连接监护仪、开放静脉通道。
60秒后,心电监护显示心率回升至136次/分,血氧饱和度从35%升至88%,患儿逐渐恢复自主呼吸,皮肤颜色转为红润。当那细小却充满生机的哭声重新响起,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患儿随后被安全转运至新生儿病区。

与火速集结的多学科团队携手,从发现险情到患儿恢复自主心率及呼吸,全程180秒,成功避免了一起悲剧。
眼科背后的硬核团队
“单枪匹马再快,也跑不过团队作战。”面对称赞,宋瑞青把功劳归于郑大三附院眼科团队。
眼科主任荣军博迅速联动新生儿科、急诊科,为患儿转运和后续救治做好准备;董先先凭借敏锐的观察率先发现异常,按下抢救“加速键”;在荣军博和宋瑞青的统筹下,麻醉科护士孙洁、眼科医疗助理高芬、验光师杨少涵等医护人员火速响应、各司其职,形成了高效协作的救治网络。
奇迹背后是“时刻准备着”
有着近20年危重症抢救经验的宋瑞青说:“每分钟有7名早产儿出生,他们来不及等‘以后’,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竭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上下个楼大腿根老被“卡一下”又疼又酸,这是咋了嘛?
久坐后起身,髋部突然传来一阵酸胀不适;深蹲或爬楼梯时,感觉大腿根部被“卡”了一下,甚至有点隐隐作痛……很多人会将其误认为简单的肌肉拉伤或关节炎,从而忽略了背后真正的元凶——“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一个在活跃人群中并不少见,却极易被漏诊或误诊的关节问题。
- 下一篇
护理引领科普 健康点亮生活 | 河南省肿瘤医院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彩启幕
9月4日上午,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门诊一楼大厅内暖意融融、掌声阵阵,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协同救护,应急有方”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在此举行。
相关文章
- 护理引领科普 健康点亮生活 | 河南省肿瘤医院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彩启幕
- “黄金3分钟”跑赢死神,他们抢回了一条命
- 上下个楼大腿根老被“卡一下”又疼又酸,这是咋了嘛?
- 数智技术赋能髋关节翻修,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人工关节翻修科成功开展巨大骨缺损翻修术
- 第二届中国骨科教育大会骨科机器人技术全国推广活动周(郑州站)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顺利举行
- 守护“夕阳红”:别忽视老年人的“心灵感冒”
- 孩子身上的“小疙瘩”,可能暗藏大秘密
- 开学季孩子站着突然晕倒?这些救命知识家长必看
- 13岁少年为减肥猛练3天,肌酸激酶飙破2万!运动别踩这个坑
- 手术室里的圆满:一场跨越两年的生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