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17岁少女暴瘦12斤,月经被迫“休眠”

王净丽    2025-09-102239

  17岁少女短期减重12斤,月经最先“罢工”

  “医生,我以前月经一直很准的,最近两三个月才来一次,量还时多时少,是不是身体出啥问题了?”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群体保健科及更年期保健科主任刘琰的诊室,17岁的周周(化名)焦急地描述着自己的症状。

  刘琰安抚她不要着急,随后开始详细询问周周的饮食、作息以及学习压力等方面的情况,并安排她做了一系列相关检查。

  检查发现周周垂体分泌的激素,尤其是黄体生成素特别低。仔细问下来,她身高一米六,为了看起来更苗条,最近体重从92斤减到了80斤。

  “短时间内体重掉得太快,大脑就会‘报警’,认为身体进入了饥荒状态,于是自动关闭了像月经这样的‘非必要’功能——这是身体在自我保护。”刘琰介绍,对此,需逐步增加营养,恢复正常体重,“告诉”大脑现在安全了。同期对症补充激素,逐渐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避免长期低雌激素状态导致骨量流失及心血管等方面风险升高。

  当天,刘琰的门诊来了约五十位患者,其中四十多位都是因为月经问题前来就诊的。刘琰介绍,像周周这样因为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导致月经失调的患者很常见,还有一些患者因服用紧急避孕药或者精神压力太大,或者因罹患某些隐蔽的身体疾病导致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的表现和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河南健康网针对人们关心的问题专访了刘琰主任。

  月经失调的表现有哪些?

  刘琰介绍,月经失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月经周期。两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的时间差为月经周期,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加减7天,即21 - 35天。但对于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的要求并非十分严格。初潮后的一年内,月经周期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我们通常将其视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初潮后1 - 3年,月经周期天数正常范围为21 - 45天,相对较为宽松。初潮3年以后,正常的月经周期就与成年育龄女性一致,为21 - 35天。所以,月经周期小于21天或者大于35天就可能为月经失调。

  其次是周期的变异度。这主要指周期与周期之间的变异情况。例如,本月月经周期为25天,下月变为35天,尽管25天和35天均在正常周期范围内,但周期变异度达到了10天。若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则认为月经紊乱。

  月经周期的变异度实际上反映了卵巢的周期性排卵情况。若卵巢功能稳定,其排卵及激素分泌会遵循一定的节奏,月经周期也相对恒定,部分女性能够较为准确地预知月经来潮时间。我们将月经周期变异度的正常范围界定在7天以内,若超过7天,则认为变异度过大。

  第三是经期持续时间。正常的经期时间为3 - 7天,也有观点认为是2 - 8天。总体而言,若月经在8天内能够干净,通常问题不大。这是因为激素的周期性分泌使得子宫内膜的修复有其特定的时间规律,到了相应时间,内膜修复完成,出血便会停止。然而,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如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异常增生等,可能会出现月经淋漓不尽的情况。

  最后是月经量。我们对月经量有大致的评估标准,5 - 80ml是可接受的范围。5ml也就是一个矿泉水瓶盖的血量基本可视为月经量的下限,而如果每次月经期间使用2包以上卫生巾,或者夜间需要起床更换卫生巾,有一元硬币大小的血块等情况,则提示月经过多的可能。我们更关注月经量过多的情况,因为月经过多可能导致贫血,且往往提示存在潜在的疾病。

  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刘琰表示,月经失调存在诸多原因。首先是情绪因素,排卵受下丘脑-垂体调控,本质上受大脑神经及大脑分泌的激素支配。而大脑分泌激素会受到情绪、运动等因素干扰。因此,长期熬夜、剧烈运动、急剧减重或增重等体重明显变化均可能引发月经紊乱。此外,服用某些药物,如紧急避孕药或其他精神类药物,也会导致月经出现问题。

  从病理性角度看,常见的有子宫内膜相关问题,如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等,这些会致使月经异常。剖宫产术后若存在剖宫产憩室,也会造成经期延长。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及黏膜下肌瘤患者,其月经也会出现变化。另外,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下降、甲状腺功能异常、凝血异常等也会导致月经异常。

  如何预防和治疗月经失调?

  药物是月经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生活方式调整同样关键。刘琰指出,保持适宜体重至关重要,建议将BMI维持在18.5-23.9㎏/㎡之间。月经正常者稍微超重问题不大,但若超重或肥胖伴随月经异常,则需将体重控制在正常区间。同时应避免过度消瘦,尤其是短期内急剧减重——许多年轻女性因盲目追求瘦身导致月经稀发甚至闭经。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依据膳食指南摄入优质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和充足蔬果,以维持营养均衡与月经健康。

  此外,应避免熬夜,许多激素在夜间会稳定分泌,长期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尽量在10点前,最晚11点前入睡,这对维持稳定的内分泌状态至关重要。

  刘琰强调,月经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指向标。若月经规律,大体上激素水平稳定,子宫内膜也相对安全。当月经周期波动较大、频发或稀发等情况突然出现,或月经量发生变化,如增多、在某些操作后减少,以及痛经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专家小传

  刘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群体保健科及更年期保健科主任

  月经病门诊负责人

  学术任职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第二届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第二届妇科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河南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方向

  妇科内分泌及宫腔、宫颈疾病的诊治。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