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从开腹到腔镜,看郑大三附院黄华团队如何守护胆闭患儿的生命之光

刘琪    2025-09-25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1223

  又是一个周三的上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黄华按照往常的工作惯例,在病房查完房后快步赶到门诊,准备开始今天的门诊接诊工作。推门进来的是一位母亲,怀里抱着自己的宝宝,1个月前因胆道闭锁在该院进行了手术治疗。

  “黄医生,我们这次是按您的建议过来复查的,真的太感谢您了,我们孩子出院后这一段时间以来皮肤发黄恢复得很快。最主要是孩子做了这么大个手术,都没怎么留疤!”听到这些,黄华感到很欣慰,也同时想到了一位同样因胆道闭锁做了手术,前两天刚来复查的一位小女孩。

  “黄叔叔,我现在跑步可快了!”八岁的乐乐(化名)在门诊走廊里转着圈,肚皮上留下一道淡淡的陈年疤痕。这道长长的印记,记录着她2017年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由黄华主刀、在出生第50天接受的胆道闭锁开腹卡塞(Kasai)手术——正是这场“开腹救肝”战役,让她成功用自体肝健康地生活至今!而今天,黄华团队已可以熟练地运用几个小至3mm的腔镜器械完成同样的手术,为更多胆道闭锁宝宝开启“无痕”新生。

  生命的初章:传统开腹手术下的希望之火

  2017年8月,乐乐出生后3天黄疸不退、大便渐渐变白,于小儿内科进行保守治疗,不见好转,于是找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主任黄华会诊,考虑为胆道闭锁,建议手术探查。

  黄华团队48小时内便完成了术前准备。当时微创条件有限,黄华当机立断实施开腹探查,术中造影确诊胆道闭锁,立即行卡塞(Kasai)手术:精准游离肝门纤维板,重建胆汁通路。乐乐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进一步治疗随访。

  8年后的今天,乐乐已顺利入学读书,每天都可以与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嬉戏,不见当年“小黄人”。

  “那时,我们用的都是成熟的开腹技术。”乐乐的主治医生黄华回忆,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目标是尽最大可能清除纤维块,建立良好的胆汁引流通道。乐乐的成功恢复,证明了开腹卡塞(Kasai)手术的重要价值。

  传统Kasai手术后腹部所留瘢痕情况

  技术精进:从开腹到腔镜的微创飞跃

  然而,医学的脚步从未停歇。黄华团队并未满足于现状,深知更小的创伤意味着患儿更快恢复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在积累了大量的开腹手术经验后,团队锐意进取,成功攻克了腹腔镜下胆道闭锁卡塞(Kasai)手术这一技术难题。

  “腹腔镜微创卡塞(Kasai)手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在放大视野下进行精细操作。”黄华介绍,“我们已经开展多年的腔镜卡塞(Kasai)手术,我们的治疗理念也从‘治好病’升级到了‘治得好且创伤小’。”如今,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已常规开展腹腔镜微创卡塞(Kasai)手术,让更多新发的胆道闭锁患儿能够从这项技术中受益。

  荧光腹腔镜下吲哚菁绿显示效果:胆囊及胆道无荧光

   

  黄华团队正在完成腔镜卡塞(Kasai)手术

   

  腹腔镜卡塞(Kasai)手术术后7个月腹部切口无明显瘢痕

  八年坚守:爱与创新共同护航的未来

  经过术后八年的精细化管理,乐乐生活稳稳当当,吃得好、睡得香。“看到乐乐恢复得这么好,我们团队所有人员心里都美滋滋的。”黄华极为感慨,“如今我们能熟练运用腹腔镜卡塞(kasai)手术治疗胆道闭锁,是医院整个团队对技术精进追求的一种体现。我们以开腹手术为基础,逐步走向全面腔镜和微创,但无论技术如何变迁,我们的目标始终不变:运用合适的手术方法,以小的创伤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每一个孩子争取光明的未来。”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