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当心,这些“表现”可能是儿童遗尿症的信号

李玉柳    2025-11-17河南省儿童医院1660 【查看证书】

  “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晚上还总尿床。我们以为是他懒、不肯起夜,打骂过、哄劝过,情况却越来越糟……”

  这样的烦恼,很多家长都不陌生。有些父母觉得孩子是“懒”或“睡得沉”,甚至忍不住责备他们。

  但在河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门诊,医生们常常提醒家长:尿床,可能不是习惯问题,而是一种需要关注的疾病——儿童遗尿症。

  这个病,到底怎么回事?

  遗尿症,俗称“尿床”,在医学上指5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

  有些孩子只有夜间尿床(单症状性遗尿症),有些则同时伴有白天尿裤子、尿频等情况(非单症状性遗尿症)。

  孩子尿床,真不是故意的

  不少家长误以为孩子尿床是“懒惰”或“睡得沉”,事实上,遗尿症与多种生理因素有关。

  夜间尿量过多:身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导致夜间尿液产生较多。

  膀胱功能异常:膀胱容量偏小,或过度活跃存不住尿。

  睡眠觉醒障碍:孩子难以从睡眠中被尿意唤醒。

  遗传因素:父母如有遗尿史,孩子患病风险更高。

  其他诱因:便秘、心理压力、睡眠呼吸暂停等也可能加重症状。

  这些情况,家长要留意

  如果孩子已满5岁,仍频繁尿床,或伴随以下表现,建议尽早就医。

  白天也出现尿裤子、尿急、尿频;

  排尿困难、尿流细弱;

  曾经有半年以上不尿床,之后又复发;

  伴有便秘、打鼾、注意力不集中等。

  万一孩子确诊,记住这几点

  放平心态,不指责

  尿床不是孩子的错,责备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理解与鼓励,才是帮助孩子走出来的第一步。

  做好排尿日记

  连续记录孩子7天夜间+2天白天的饮水、排尿及大便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类型,制定个性化方案。

  基础干预不能少

  调整作息,睡前2小时不喝水、牛奶、果汁等;

  白天规律排尿,睡前排空膀胱;

  积极处理便秘;

  孩子干床时及时给予表扬或小奖励。

  温馨提示: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它是一种能够被治愈的疾病。尽早识别、科学干预、家庭支持,是帮助孩子告别尿床,自信成长的关键。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