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监测血糖的时间,您测对了吗?

河南健康网 2025-11-192039

  1. 空腹血糖

  时间:早晨起床后(至少8小时未进食)。

  意义:反映基础胰岛素功能,评估夜间血糖控制情况。

  适用人群:所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2型及妊娠糖尿病)。

  2. 餐前血糖(饭前)

  时间:午餐、晚餐前。

  意义:评估药物或胰岛素剂量是否合适,避免低血糖。

  适用人群:胰岛素治疗者或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3. 餐后2小时血糖

  时间: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

  意义:反映饮食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评估餐后血糖控制。

  适用人群:餐后血糖高、妊娠糖尿病或调整饮食/药物时。

  4. 睡前血糖(22:00)

  时间:夜间入睡前。

  意义:避免夜间低血糖(尤其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者)。

  适用人群: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者。

  5. 夜间血糖

  时间:凌晨(0点、3点)。

  意义:排查夜间低血糖或黎明现象(清晨血糖升高)。

  适用人群:血糖波动大、空腹血糖异常升高者。

  6. 随机血糖

  时间:任意时间(尤其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

  意义:及时捕捉异常血糖波动。

  适用场景:头晕、心慌、出汗(低血糖)或口渴、乏力(高血糖)时。

  7.注意事项

  频率:根据病情调整(如1型糖尿病需每日多次,2型糖尿病稳定者可减少频率)。

  记录数据:记录时间、血糖值、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方便医生调整方案。

  特殊情况:生病、应激、调整药物时需增加监测频率。

  小贴士

  血糖仪需定期校准,采血时避免用力挤压手指。

  目标值因人而异,需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范围(如老年人可能放宽标准)。

  来源: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科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