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宝宝的“拒绝”,家长要警惕了!

在养育宝宝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见到:宝宝口水哗啦啦的流却没有察觉;超过一定年龄仍经常啃咬手指或者非食物的物品;吃完饭嘴巴里经常残留食物;不喜欢刷牙或者洗脸;拒绝大人对脸颊的触碰;严重挑食等等。这些习惯可能是宝宝独有的喜好,但我们也不排除宝宝可能存在口部感知觉异常(也称为口部触觉敏感性障碍)的情况。
在大多患有表达性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的儿童中,或多或少也会存在口部感知觉异常情况。正常儿童如果没有很好的渡过婴儿发展敏感期,也可能存在口腔防御过度的现象。这些症状如果不及时干预,就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进食,语言清晰度的发展,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社交能力。
怎样判断?
口部感知觉异常是口部对于触觉刺激的一种非正常反应,一般分为口部触觉超敏、口部触觉弱敏、混合型口部触觉敏感这三种类型。
1、口部触觉超敏:指对口部触觉刺激的过度反应。
表现:当他人一触摸这类儿童的口外,口内或者口周时,他们就会做出各种反 应,比如躲避、作呕、紧闭嘴巴、拒绝触碰,不喜欢刷牙和洗脸。
2.口部触觉弱敏:指当触及儿童的口内或口周时,其表现出对触觉刺激的不敏感。
表现:这类儿童特别喜欢口部触觉刺激,喜欢将东西放在嘴巴里玩。在吃饭时 ,虽然嘴里塞满饭,但却不能很好的咀嚼,吃饭后口中会残留食物。
3.混合性口部触觉敏感:同时伴有口部触觉超敏和弱敏。
表现:在口部结构中,有些部分触觉超敏,有些部分触觉弱敏。比如,外部脸颊和双唇可能超敏,而口腔内弱敏。
怎么干预?
对于触觉防御过度的孩子,我们可以戴上不同味道的非塑胶手套或者洗干净手指直接对孩子口腔进行轻柔按摩刺激,具体顺序是从不敏感区慢慢过渡到敏感区、从全身到局部、从远端到近端、从外到内来进行,孩子慢慢接受的过程就是慢慢脱敏的过程,直至感知觉趋于正常化。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脱敏过程中,尽量减少导致感觉超载的各种感觉刺激,比如嘈杂的环境或者干预时孩子不稳定的情绪等等,甚至可以尝试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减少感觉超载。
对于口腔感知觉迟钝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和振动刺激提高口腔感觉觉察功能;运用刺激性食物增加口腔感觉输入,提高口腔感觉觉察和分辨功能;或者通过用嘴探索活动提高口腔感觉功能。
编辑:马艳杰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开通医保线上支付
- 换尿布竟摸出致命肿瘤!“京豫”专家联手,上演6小时"生命营救"
-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院总动员!为患者撑起一片“清凉绿荫”……
- 郑大一附院主编国内首部《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图解》正式出版发行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走进河南省科技馆开展儿童健康 “五小” 专项暑期服务月活动
- 关爱脊柱,守护健康 2025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暑期脊柱侧弯训练营”开营啦!
- 高温来袭!儿童是患热射病的高危人群,做好这3点提前预防
- “精细入微”——3D打印个体化微创通道联合脊柱显微镜治疗腰椎退变疾病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危儿MDT门诊成功开展首例多学科联合会诊
- 两仪拳名家段保华回乡开讲点穴养生与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