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五个穴位,教您常葆健康
进入冬季气温持续下降,尤其在季节更替之际,若保暖不当很容易患上感冒。而过度的劳累使得人体的抗病能力变弱,此时冷空气侵袭人体,卫气不能及时有效地随着气候的变化作出调整,导致寒气侵犯肺卫从而患病。
一般来说,秋冬季节的感冒大多为风寒感冒, 最初的症状为怕冷、头项僵硬疼痛、无汗、打喷嚏、流清涕等。因此治疗风寒感冒的最好办法就是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祛散寒气。
艾灸可以温阳实卫、祛风散寒、避秽解毒,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见效快,而且操作方便, 相对无药物伤害的困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用艾条灸来进行自我保健?
大椎穴
大椎穴在后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 主一身之阳气, 有升阳强壮的作用, 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 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侧中点处, 俗称虎口的地方。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注意, 左鼻塞灸右合谷, 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风池穴
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 可以摸到一个凹陷, 这就是风池穴, 左右各一个。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灸之可解表散寒、止头项疼痛。
肺腧穴
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旁开约2横指,属于膀胱经上的穴位,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穴位,肺俞穴具有调肺气、清肺热、宣肺、止咳化痰等作用。
足三里穴
在小腿前外侧。屈膝后, 从膝盖下缘外侧的小凹陷处, 向下量出三寸, 便是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有健脾胃、疗虚热、强壮全身的作用, 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注意事项:
1.灸风池穴时将艾条稍稍抬高, 另一手将头发拨开为宜。
2.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尽早。如果感冒日久, 出现喉咙干痛、鼻流黄脓涕、怕热、口渴等症状时就不要灸了, 应该口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3.如果出现发热、咽喉疼痛、流黄涕等症状,应前往医院就诊。
4.艾灸后可多饮温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马上洗澡。
5.饮食上注意忌食寒凉生冷之食。
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编辑:孟雯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钓鱼治近视”靠谱吗?真相来了!专家深度解析真正的“护眼”活动
- 2岁宝宝误服农药,医护人员凌晨1点打响生命保卫战
- 别让“语言发育迟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隐形绊脚石” —一个孩子妈妈的感谢信和启迪
- 签约启动!打通就医路上最初和“最后一公里”
- “河南方案”亮相世界级会议 破解食管癌治疗难题
- 郑大二附院南阳路院区“三进行动”团队走进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 警惕!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专利,儿童也中招?家长必看防护指南
- 饿到两眼发昏却一斤肉没掉 中医:管住嘴≠饿肚子=辩证施膳,饿肚子当心拖垮代谢
- 36年不敢拍照的他,盯着自己的照片惊呆了……
- 河南省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为2024年度“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