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个体化3D打印技术助力膝关节翻修手术
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不断为医疗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希望。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的制造技术,正逐渐在骨科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近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膝关节外科诊疗中心谭红略主任团队为一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旷置并伴有胫骨平台内侧严重缺损的患者应用个体化3D打印假体开展膝关节翻修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患者74岁女性,8年前在外院进行“右膝人工关节置换术”,6年前出现发热症状,右膝关节伤口部位有肿块,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但又多次复发,4个月前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进行“右膝关节假体取出,清创,旷置术”,感染控制后进行“右膝人工关节翻修术”。患者入院后,谭红略主任组织专家针对此患者手术进行讨论,考虑患者经济情况较差,且胫骨内侧缺损较多,手术复杂、难度大,风险较高,一致认为目前常规的关节翻修假体已难以满足患者目前复杂的病情,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对患者病情进行深入分析后,手术团队决定采用个体化3D打印技术,制定个体化的关节翻修假体及相关手术方案。
高孔隙率多孔结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骨整合性能,为股骨、胫骨的节段骨缺损或巨大的中央型骨缺损(AORI II和III型)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采用这种结构的填充物可以在修复骨缺损的同时为关节假体提供长久可靠的结构支撑。利用不同型号和形态的金属补块可以很好应对干骺端骨缺损问题,尤其是那些仍残留有部分皮质骨的巨大中央型缺损。通过对骨床的修整可以增大金属补块与宿主骨的接触,提高稳定性。两者间的缝隙可以用颗粒骨填充,以修复骨量。金属补块与关节假体间可通过骨水泥或锥锁进行固定,提供假体稳定性。


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膝关节翻修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对膝关节的CT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精确地打印出与骨骼结构完全匹配的膝关节假体,提高手术的精度和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个体化定制的假体可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身体,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有力地支持。
来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12岁也得手足口?柯萨奇病毒A-6型来袭,需警惕“不典型”症状
- 健康职场 科学控糖--联合国糖尿病日系列活动月盛大开幕!
- 郑大一附院王喜梅教授当选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项成果荣获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
- 三位一体、学练结合,打造医疗护理员培训“省医标准”
- 河南省人民医院在全国最强医学教学大脑挑战赛斩获佳绩
- 2025亚洲队列联盟(Asia Cohort Consortium)国际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
- 2025河南省肿瘤重症医学大会在郑州举办
- 男子修剪脚底老茧,竟导致骨髓炎险截肢!医生:这类人群很高危!
- 第十二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召开 河南省癌症防治工作包揽全部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