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创新研发微波热动力疗法助胃癌冰冻腹患者恢复排便排气
近日,郑大一附院热疗光动力病区(2)的郑颖娟教授收到了一名患者家属的喜讯:患者程某晚期胃癌并发肠道梗阻3个月,经过半个多月的热疗治疗后,终于恢复了排便排气功能。这一喜讯标志着郑颖娟教授团队创新研发的微波热动力疗法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患者程某,43岁男性,7个月前被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腹腔转移”,并伴有恶性腹水。在北京等地多家医院接受了全身及腹腔灌注化疗和免疫治疗,但病情仍持续恶化。患者逐渐出现恶心、呕吐、腹胀、排气减少等肠梗阻症状。3个月前,患者排便排气功能完全丧失,腹部硬如石,尽管经过多学科治疗,但是梗阻症状仍未缓解。患者曾多次尝试置入肠梗阻导管均未成功,消化道造影显示空肠起始处远端无法显影,患者陷入“冰冻腹”状态。
在极度痛苦和对生存的渴望中,患者不愿放弃任何治疗机会。在医生的推荐下,程某转入郑颖娟教授所在的热疗光动力治疗病区(2)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后,治疗团队考虑到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已无法耐受进一步化疗,且腹腔广泛粘连导致手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难以实施,遂决定尝试见效更快的治疗方法——微波热动力疗法。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郑颖娟教授为患者实施了创新的微波热动力治疗。治疗一周后,患者腹胀、腹部紧张感明显减轻,肠鸣音逐渐恢复。两周后,患者终于实现了排便排气,小肠造影也证实了治疗的显著效果。这种微波热动力疗法新技术是用光动力激发一种特殊肿瘤靶向药物通过杀伤作用因子精准清除肿瘤等病变产生强大临床效能,郑大一附院在国内外较早开展此项技术并成熟应用于医疗实践,对其临床转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为众多难治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高效治疗选择,有望大幅提升肿瘤防治康复水平。
治疗前(左图)后(右图)
肠道造影对比
据悉,郑颖娟教授在肿瘤放疗、热疗、光声动力治疗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委会及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光声动力治疗专委会的主任委员,河南省热医学及光声动力治疗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医师协会放疗分会侯任主委等。近年来,她致力于放疗、热疗及光声动力治疗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其研究发现了应用于光声动力治疗的靶向敏化剂,也可被微波激发产生动力学效应,增强肿瘤靶向性杀伤的同时,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有望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23年坚守书写医者担当丨郑大一附院急诊科医生陈瑞波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
- 首届“环郑大科创圈”(妇幼赛道)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暨儿童高质量发展中原论坛顺利召开
- 生死时速,多科联动!郑州九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挽救急性心梗危重患者
- 活动预告!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暑期服务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专场活动来了
- 6次取卵,4年坚持,终于圆了她的母亲梦…...
- 深夜被半边头痛惊醒,一周一次持续十小时 专家:无法根治,但做到这两点可有效控制
- 开学倒计时:儿科给娃的“秋季闯关指南”
- 肿瘤比肾还大,还能保肾吗?TA选择“全国肾脏保护联盟共同主席单位”极限保肾
- 山西男子郑州地铁站突发心脏骤停 郑大五附院多方协作“生死时速”守护生命
- 2025年河南省“最美医务工作者”房佰俊:重新定义血液肿瘤 打开患者新生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