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瘦了就好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健康与减肥的信息便如洪水般涌来。似乎瘦成了某种特定标准:许多人将健康简单等同于体重秤上的数字下降,瘦了就等同于拥有了健康与美丽。但事实上,真正的健康是充足的肌肉量、正常的代谢和良好的体能。
一、体重秤的“骗局”
许多人认为“瘦就是健康”,这种观念在医学上已被证明是片面的。体重指数(BMI)虽然是常用的健康指标,但它无法区分肌肉和脂肪的比例。事实上,低肌肉量导致的代谢慢,更容易囤积内脏脂肪。北京协和医院2022年研究显示,我国有12%的“瘦子”存在内脏脂肪超标问题。因此,健康评估应当综合考虑体脂率、肌肉量、内脏脂肪等多项指标,而非单一关注体重变化。
二、极端减肥得不偿失
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极端减肥法往往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不仅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严重可引发厌食症。医学研究显示:快速减肥后体重反弹的比例高达95%,且反复的体重波动比保持稳定超重状态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大。健康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应追求可持续的进步。在减重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的能力,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对自己健康负责。
三、进行多维度健康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完好状态。孤立地追求体重下降而忽视其他健康维度,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增肌比减重更重要
建议每周2~3次力量训练、增加蛋白质摄入(每天可按每公斤体重1.2~1.5g的蛋白质进行补充)。
2. 优化饮食结构
少吃或不吃“空热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多吃优质蛋白、膳食纤维;适量补充优质脂肪,如深海鱼类、坚果类。
3. 关注代谢健康
规律作息,减少久坐,定期体检。
四、与其纠结体重数字,不如关注以下内容
体脂率是否正常(成年男性10%~20%,成年女性20%~30%);
腰围是否超标(女性≥80cm,男性≥85cm《中国糖尿病学会标准》);
肌肉力量和耐力如何(能否完成10次标准深蹲/1分钟平板支撑);
代谢指标(血糖、血脂)是否达标(空腹血糖<6.1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健康的身体,不是秤上的数字决定的,而是由你的生活方式塑造的。不要再被单一的体重数字或片面的审美观念裹挟,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这才是正确的健康管理之道。
来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从跌倒风险到自救,雨天防滑指南请收好
- 吃了就会成瘾?会让人变傻?心理科用药真相来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惠及中原百姓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上海游客洛阳游玩遇意外,洛阳正骨保驾护航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斩获2025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科普大赛“最佳科普奖”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
- 国内知名脊柱畸形矫形专家邱勇教授将于9月29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坐诊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荣耀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皮肤不够?皮瓣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