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开空调紧闭门窗制冷效果才好?医生提醒:当心室内空气攒“毒”

刘斐斐 何振    2025-07-072195

  三伏天里,躲进空调房享受清凉是不少人的避暑首选。然而,这阵阵凉风背后,可能暗藏健康危机。

  “我们科室就收治过几例化疗后的患者,他们在打扫久未居住的老房子时,因为没做好防护,吸入霉菌后患上了真菌性肺炎。”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何振说,长期不清洁的空调滤网,恰恰会制造出类似的致病环境,一旦空调开启,这些霉菌就会随着冷风在密闭空间里四处飘散。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儿童、老人,尤其是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吸入后可能引发真菌性肺炎——临床上,这类病例并不少见。

  室内污染,远超室外

  “经过国家的持续治理,咱们国内室外空气确实改善了不少,但很多人没意识到,室内的污染其实比室外严重得多——这才是更隐蔽的健康威胁!” 何振提醒道。

  原因在于密闭空间,尤其是门窗紧闭的空调房,特别容易累积三大污染源:

  1.室内二氧化碳堆积

  在密闭空调房中,人们呼吸会持续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时间一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就会超标,容易导致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睡眠质量。

  2.室内建材有害物质持续释放

  家具、地板、墙面涂料,甚至窗帘,都在悄悄释放甲醛、苯等有毒物质。空调房长时间门窗紧闭,阻碍了这些物质的扩散,导致其浓度不断累积。长期吸入,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甚至免疫系统都有潜在危害。

  3.病菌、尘螨的“温床”

  密闭且湿度适宜的环境,为细菌、病毒和尘螨提供了良好的滋生条件,无形中加重了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医生自用通风妙招

  既然通风这么关键,开空调时怎么才能既凉快又健康?何振分享了两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定时通风法:每2~3小时开窗通风10~15分钟,快速换气。

  留缝通风法:将窗户开启一条3-5厘米的缝隙。这是何振最推荐也自己坚持的做法。

  “我家开空调时,窗户永远留着这条缝!”何振分享了他的个人习惯,“不管是夏天开冷气还是冬天开暖气,我都坚持这样。我认为这比总惦记着定时开窗要省心得多。”

  何振补充,这条不起眼的窄缝,其核心作用在于持续促进室内外空气的缓慢对流:新鲜空气不断流入,有效稀释室内的污染物;同时,污浊的空气则被逐渐置换排出。窄缝既能在空调运行期间基本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因忘记开窗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又能将能耗影响降至微乎其微,相比大开窗户造成的冷暖气大量流失和压缩机频繁启动,留缝带来的额外耗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空调健康使用指南

  何振提醒,除了科学通风,健康用空调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方面:

  1.温差控制记住“7℃法则”

  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7℃(比如室外35℃,空调开到28℃左右比较合适)。这是因为温差太大,身体就像经历“冰火两重天”,特别容易感冒,还会削弱免疫力。所以,把空调设定在26-28℃这个既舒适又节能的区间,才是兼顾凉爽与健康的最佳选择。

  2.出风口千万别“直吹”

  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时对着冷风直吹!这时全身毛孔都是张开的,寒气(中医称为“邪气”)很容易侵入身体,引发感冒、头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面瘫。为了安全,一定要调整出风口方向,比如朝上吹或者加个挡风板,避免冷风直接吹到人身上。

  专家小传

  何振,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中国抗癌协会恶性间皮瘤委员会常委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委会常委

  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呼吸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肿瘤无创治疗专委会副秘书长

  参与临床研究300余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5项,多次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河南省优秀健康科普专家。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