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抗癌800天,从3次复发到病灶“清零”!

河南健康网 2025-07-112069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凶险且易复发的血液肿瘤。

  对于52岁的康先生(化名)来说,过去两年多的治疗历程,就像一场艰苦的拉锯战。他经历了化疗、靶向治疗、干细胞移植,但狡猾的肿瘤一次次卷土重来。就在希望耗尽时,一项“双靶点CAR-T”的创新疗法,为他打开了重生之门。

  抗癌路:屡战屡败的困境

  两年前,康先生发现大腿根附近莫名出现肿大,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血液科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广泛扩散到骨头、肾脏、胃、肺和多个淋巴结,淋巴瘤病区主任医师林全德为其实施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

  虽然治疗初期肿瘤有所缩小,但强烈的副作用——恶心呕吐、脱发、体重锐减,让康先生备受煎熬。

  为了彻底清除癌细胞,2023年6月,康先生接受了自体干细胞移植。简单说,就是先用超大剂量化疗清除体内异常细胞并抑制免疫系统,再把事先采集好的、健康的自身干细胞“种”回去,重建免疫系统。这相当于一次人体“系统重置”,当时大家都以为胜利在望。

  然而好景不长。仅过了不到半年,2023年11月,熟悉的肿胀感再次出现在大腿根,肿瘤复发了。康先生不得不再次化疗。

  面对化疗的局限,2024年初,林全德尝试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治疗武器”:单靶点CAR-T细胞治疗(靶向CD19),这种疗法堪称“生物导弹”。

  医生从康先生体内提取免疫细胞(T细胞),在实验室给它们装上能识别癌细胞表面“CD19”标记的“导航仪”(CAR),再把这些强化后的“超级战士”回输给他。回输后效果立竿见影,肿瘤迅速缩小。这短暂的胜利也让康先生和家人松了一口气。

  可惜,癌细胞异常狡猾。不到半年,2024年5月,康先生大腿根的肿块又出现了!检查发现,肿瘤不仅复发,还玩起“伪装术”。它们把“CD19”这个关键标记藏起来了,医学上称为“抗原丢失”或“免疫逃逸”。没有了这个“靶标”,原先的CAR-T细胞就成了“盲人”,找不到攻击目标,治疗宣告失败。

  康先生随后尝试的几种新型靶向药物也收效甚微。两年多的治疗花费不少,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康先生无法工作,身心俱疲。到2025年2月,肿瘤仍在进展,未来一片迷茫。

  柳暗花明:双靶点CAR-T精准破局

  面对康先生复杂的病情和多次复发,河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病区周可树、李玉富、林全德三位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仔细梳理了康先生的治疗史和病理报告,发现了一个关键突破口。虽然癌细胞藏起了CD19标记,但它们身上另一个重要的标记:CD22,依然清晰可见!

  这启发了专家们,何不试试双靶点CAR-T?这种新一代疗法,不像以前单靶点治疗的时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是同时装备两套导航系统,CD19 + CD22。癌细胞想要同时隐藏两个重要标记,难度大大增加。这就像给“细胞导弹”上了双保险,大大降低了癌细胞“隐身”逃脱的机会。

  在家人坚定支持和林全德的详细解释后,康先生决定背水一战。

  张静护士长(左一)和骆晓芹护师查看患者情况

  2025年3月底,他接受了CD19+CD22双靶点CAR-T细胞回输。经验丰富的张静护士长和骆晓芹护师全程守护,每天密切监测他的各项生命体征。

  回输初期,康先生状态平稳,没有出现常见的发烧、胸闷等强烈反应。这本是好事,但医生们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隐忧,血液检测显示,回输的CAR-T细胞数量增长不够迅猛,这意味着“援军”可能没有被充分激活和扩增,战斗力不足。

  关键时刻,林全德果断决策,使用PD-1单抗药物来助攻。这种药的作用是松开免疫细胞的“刹车”,让包括CAR-T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更加活跃。

  用药当晚,康先生果然出现了发烧反应,但这正是免疫系统被激活的信号!经过退热等对症处理,发烧很快退去,更重要的是,CAR-T细胞被成功“唤醒”,数量开始飙升!

  重获新生:病灶清零,希望重现

  奇迹发生在回输后第28天。复查结果让所有人惊喜不已,康先生血液中活跃的CAR-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最令人振奋的是,影像学检查显示,包括顽固的大腿根病灶在内所有可见的肿瘤都完全消失了,医学上称之为“完全缓解(CR)”。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战果,医生为康先生使用新型药物匹妥布替尼维持治疗,持续压制可能残存的癌细胞。

  患者康先生(右二)与林全德主任医师(左二)侯降雪博士(左一),纪旭博士(右一)

  前不久,再次回到医院复查的康先生,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感激之情。他紧紧握住医生的手:“两年多了,是你们硬生生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终于又能好好生活了!”压在他心头两年多的阴霾,已经被希望的阳光驱散。

  案例启示:淋巴瘤治疗的新范式

  康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它展现了淋巴瘤治疗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

  从“狂轰滥炸”到“精准打击”,传统的化疗虽然有效,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今,像靶向药物和CAR-T细胞疗法这样的“精准武器”正成为主流,它们能精确“点射”肿瘤细胞,同时显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新一代双/多靶点疗法同时瞄准两个或多个靶点,提高了命中率,让癌细胞更难“金蝉脱壳”。

  林全德介绍,经过近几年的相关临床研究,它的疗效已经在部分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而安全性似乎也优于单靶点CAR-T细胞,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的发生率均较低。另外,不同靶点分子的组合,也为淋巴瘤、白血病及一些实体瘤的治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康先生的故事最鼓舞人心之处在于,即使身处绝境时,科学进步带来的双靶点CAR-T依然为他打开了生命之门。医学研究从未停止,科学家们仍在不断寻找新的靶点组合和更强大的治疗方法,未来对抗淋巴瘤乃至其他癌症的手段必将更加丰富有效。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