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这个日常用品竟会增加患癌风险?血液科医生:出现症状别忽视

刘倩 林全德    2025-09-19河南省肿瘤医院1976

  “我只是想用最好的状态面对客户……”33岁的龚女士从未想过,自己竟会面对一个从未预料到的诊断结果——霍奇金淋巴瘤。

  作为一名金融分析师,她常年需要与高端客户打交道,专业得体的外表是她职业素养的一部分。每月初准时预约发型师,仔细遮盖发根处新生的白发,已成为她雷打不动的日程安排。对她而言,这不仅是美的追求,更是一种专业的必需。

  起初,身体发出的信号微弱而模糊:锁骨上方那个不痛不痒的小肿块,她以为是普通的炎症;夜间的盗汗,她归咎于工作压力过大;直到持续的低烧和一个月内莫名下降的10斤体重,才让她真正警觉起来。

  淋巴瘤究竟是什么病?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更为复杂,超过80种。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淋巴瘤已成为目前控制率、治愈率相对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早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治愈率可达80%-90%。即使是许多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效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现代治疗手段已远不止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如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药物)、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以及CAR-T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使淋巴瘤逐渐向着“慢性病”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一旦确诊,切勿恐慌,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血液科接受规范诊疗是关键。

  为什么染发剂会增加淋巴瘤风险?

  染发剂中确实含有一些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的化学成分。

  对苯二胺(PPDA):染发剂中常见的着色剂,能让颜色更持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3类可能致癌物。

  间苯二酚:作为显色耦合剂使用,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

  重金属:一些劣质染发剂中可能含有超标的铅、汞等重金属,长期使用会在体内积累。

  “尤其是永久性染发剂,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头皮毛囊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林全德解释,头皮的血供非常丰富,这增加了化学物质的吸收效率。

  如何安全染发?专家给出建议

  减少频率:尽量延长染发间隔时间,最好不少于3个月一次。

  选择产品:认准“国妆特字”批准文号、优先选择植物性染发剂。

  正确操作:染发前一定要做皮肤过敏测试;染发时佩戴手套,避免染发剂直接接触皮肤;不要混合使用不同品牌的染发产品;染发后彻底清洗头皮。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有皮肤病史或头皮损伤者最好避免染发。

  识别淋巴瘤的早期信号

  早期发现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以下症状需要警惕。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出现不会痛的肿块。

  全身症状:无法解释的持续发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

  皮肤瘙痒:全身性瘙痒,尤其是淋浴后加重。

  持续疲劳:休息后无法缓解的极度疲劳感。

  美丽与健康如何平衡?

  “我们不是要求大家完全放弃染发,而是建议采取更加科学和安全的方式。”林全德强调,减少染发频率、选择更安全的产品、注意防护措施,这些都能显著降低潜在风险。

  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在追求外在形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及时回应这些警示,才能长久地保持活力与光彩。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