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表彰先进启新程 凝心聚力开新局 | 河南省肿瘤医院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结表彰暨申报启动会

孟明静 李仲毅 刘倩    2025-10-23河南省肿瘤医院1538

        为总结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自然”)申报工作,表彰先进,并全面部署2026年度申报任务,助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河南样板”建设,10月21日下午,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举行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彰大会暨2026年度申报启动会。院领导伊文刚、李晔雄、韩斌斌、吕丽红、刘艳艳出席会议。各职能部门与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2025年度国自然项目获得者、近五年引进博士及科研骨干等300余人参会。

   副院长刘艳艳主持会议

  

  表彰仪式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获得者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者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组织科室

  表彰仪式上,院领导先后为2025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获得者、面上项目获得者以及13个优秀组织科室颁发了荣誉证书,充分肯定了他们为医院科研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大咖论道

   

  在经验分享环节,本年度成功获批面上项目的血液科副主任周可树,结合自身 “屡败屡战、终获成功” 的申报历程,作了生动详实的报告。她深切体会到,“信念是基石,积累是前提,细节定成败”,并围绕团队建设,从团队成员的梯队搭建、跨学科协作的高效推进,到核心成员科研能力的持续培养,分享了如何通过系统性打磨团队实力,为项目成功申报筑牢团队根基。

   

  作为本年度斩获4项国自然项目的“明星科室”负责人,医学检验科主任许青霞分享了科室在人才引育与科研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她说,检验科能够持续产出成果,关键在于构建了“科室有组织科研与个人兴趣探索”相结合的良好创新生态。科室内部通过建立“一对一”辅导和预评审机制,全程协助申请人反复打磨申报书,并配套内部激励措施,有效提升了申报积极性与项目质量,为高水平项目的孵化与批量产出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研外事办公室主任许林平作了《2025年国自然立项总结与2026年工作部署》专题报告。2025年医院国自然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共获批项目23项,其中面上项目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14项,经费总额创历史新高,立项数位居郑州大学医学院系第二。项目覆盖13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医学检验科(4项)、血液科(3项)成为突出的优势增长点。报告同时对2026年度的申报工作目标、时间节点与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部署。

  

  书记寄语

   

  党委书记伊文刚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医院党委,向2025年度国自然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为此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科研及管理人员表示衷心感谢。针对2026年度的申报工作,他提出四点期望和要求:

  第一,聚焦肿瘤特色,坚守科研初心。 各学科、各课题负责人及团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书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研究进度和质量。围绕肿瘤预防、诊断、治疗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集中攻关,力争产出标志性原创成果,如期圆满完成研究任务,为下一步青转面、面转面打好提前量、布好先手棋。

  第二,弘扬科学精神,恪守诚信底线。医学研究关乎生命,容不得半点虚假。我们必须将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作为最高准则。项目负责人要带头坚守科研诚信,确保研究过程可追溯,实验数据真实可靠,论文发表规范严谨。同时,要科学使用经费,确保每一笔经费都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

  第三,强化协同作战,促进交叉融合。 攻克肿瘤这一复杂疾病,绝非单一学科所能及。要大力倡导团队协作,鼓励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专家、医工、医理等跨领域人才深度融合。要积极构建“基础-临床-转化”一体化研究范式,努力将实验室的发现,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方案,形成从病床到实验室,再回到病床的完整创新闭环。

  第四,着眼长远发展,培育青年人才。 国自然项目是培养和锤炼青年科技人才的“摇篮”。希望各位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做好传帮带,敢于给年轻人压担子、搭平台。也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珍惜机会,在重大项目中历练成长,勇挑重担,成为我院未来科研事业的中流砥柱。

  表彰名单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