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郑大一附院曾西教授团队研发专属量表填补管饲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领域空白

河南健康网 2025-10-27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08

  近日,郑大一附院康复医学科曾西主任作为通讯作者带领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uman Nutrition and Dietetics》发表题为“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Asses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Tube‐Fed Patients”的原创研究论文。研究成功研发并验证“曾氏营养管喂养指数(Zeng's Tube‐feeding Index, ZTI)”,为全球管饲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估提供首个专属可靠量化工具,目前已启动外文翻译以推进国际临床应用,标志着郑大一附院在吞咽障碍康复领域的研究水平正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头颈部肿瘤等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当患者吞咽安全无法保障或难以经口获取足量营养时,管饲便成为关键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然而,管饲喂养虽能解决营养供给问题,却可能引发疼痛、异物感、恶心、反流等生理不适;同时,面部外观改变易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减少社交活动,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此前,临床常用的吞咽障碍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多针对广义吞咽障碍人群,无法精准捕捉管饲患者的独特体验,亟需专属评估工具为其疗效评估与个性化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为攻克这一临床痛点,曾西教授团队以严谨的科学流程推进量表开发:先通过专家咨询、患者深度访谈与文献系统回顾明确量表核心框架;再经4轮专家与患者匿名评审优化条目设计;随后纳入419名管饲患者开展验证研究——采用 Cronbach's α 系数评估量表内部一致性,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验证重测信度,结合吞咽障碍残障指数(DHI)、主观生存质量评分检验结构效度,邀请10名独立专家审核评估内容效度,并借助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进一步确认结构合理性,最终形成了信度、效度双优的ZTI量表。

       该量表含心理、日常、生理、营养4个维度,共23个评估条目,采用4级李克特评分法(0~3 分,总分 0~69 分,分数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从临床实用性来看,量表完成时间中位数仅4分钟,阅读难度匹配小学6年级水平,可覆盖不同教育背景患者,能高效适配临床应用场景。

       ZTI量表的研发不仅填补了管饲患者生存质量专属评估工具的全球空白,更在临床实践中彰显多重价值:一方面为管饲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提供量化依据,助力医生精准调整个性化康复方案;另一方面为全球管饲相关研究搭建统一评估框架,推动该领域研究向规范化、国际化发展。

       此次突破是曾西教授团队在吞咽障碍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据悉,该团队长期聚焦吞咽障碍、神经康复、肌肉骨骼康复等核心方向,始终以“解决临床痛点、服务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