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漫漫求子路终有回响!看郑大三附院管一春团队如何用这项黑科技助她迎来新生命

郑威    2025-10-30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1706

  助孕路上两次折戟“胚胎关”

  对于小云(化名)而言,曾经的助孕经历像一场看不到曙光的跋涉。

  2018年,她在外地医院开启了第一次试管助孕之旅,辛苦促排后收获了12枚卵子,可受精情况不佳,最终竟没有一枚形成可利用胚胎。

  不甘心的她开始第二次尝试,这次获卵10枚,却依旧栽在了胚胎质量上,胚胎碎片率较高,再次与好孕擦肩而过。

  两次失败像沉重的石头压在她心头,“胚胎质量差”这几个字成了她挥之不去的阴霾。

  41.1小时的延迟取卵精准破局

  2025年7月,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小云来到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健康医院求助,郑大三附院副院长、生殖健康医院院长管一春仔细梳理了她的助孕史,发现传统取卵时机可能并不适配她的卵泡发育节奏。经过全面评估,管一春为她制定了改良拮抗剂方案,并敲定了关键的“延迟取卵”策略。

  扳机日18:00,夜针准时注射,接下来的等待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取卵日当天,主任医师李真带领医护团队全程精准监测:7:40、9:00、10:00三次阴超复查,密切追踪卵泡动态,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终于,在HCG注射后的41.1小时,取卵手术顺利开展。

  这一次,等到了命运转折点,共获卵26枚,其中21枚正常受精,取卵后3天形成11枚可利用胚胎。冷冻了2枚优质胚胎,剩余胚胎继续培养形成6枚囊胚,最终冷冻了2枚卵裂期胚胎和6枚囊胚!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与此前的两次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小云重新燃起了对成为母亲的憧憬。

  9月,移植手术如期进行。当检查结果显示胚胎成功着床,她终于迎来了那句盼了多年的 “恭喜你,怀孕了”,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所有的坚持与等待都有了最好的回报。

  延迟取卵的“适用人群”

  如果患者有以下经历,可以考虑延迟取卵这项技术。

  1.获卵困难;

  2.卵子成熟度差;

  3.受精率低;

  4.胚胎差。

  每一次助孕成功的背后,都是医学智慧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延迟取卵技术无需昂贵设备和特殊药物,核心在于医生对患者个体情况的精准判断和打破常规的勇气。对于徘徊在助孕路上的女性来说,也许这一次精准地时机调整,就能推开好孕的大门!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