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郑大一附院李靖若教授团队: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筑起“防护墙

河南健康网 2025-11-041709

  “胳膊肿了,穿衣服费劲不说,连做饭、叠被子这些日常事都干不利索,生活全被这胳膊的毛病打乱了。”一年前接受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郭女士近期困惑着。她在术后不久出现了左侧上肢肿胀、沉重,伴随活动受限、局部组织纤维化,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后来,郭女士找到了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乳腺外科三病区李靖若教授团队。经诊断,郭女士为乳腺癌术后Ⅱ期上肢淋巴水肿,并且有可能进展为不可逆的组织纤维化。

  郭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李靖若教授解释说,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0%-40%。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术后的放疗会损伤淋巴系统,可能导致淋巴液回流障碍,进而引发上肢以及胸部、肩部的肿胀、沉重酸痛、皮肤增厚变硬,肢体活动限制等,增加反复感染风险,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临床上,通过早期评估、科学干预与长期管理,可有效降低发生率、缓解症状,避免病情进展。目前针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常用治疗方式包括消肿淋巴疗法、间歇性序贯充气加压治疗及手术治疗。

  李靖若教授团队为郭女士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手法淋巴引流促进淋巴液回流,改善局部循环。结合压力治疗控制肿胀,并对患者及家属指导居家康复训练预防复发。经过一周的治疗,郭女士左上肢肿胀明显改善。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郭女士左上肢肿胀消肿率达90%,自诉肿胀感完全消失。“现在我不光能像往常一样买菜做饭、收拾家里,和朋友聚会、出门散心也完全没问题,生活总算回到了我熟悉的样子!”郭女士开心地说。

  为满足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管理需求,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乳腺外科三病区自2022年起就组建了专项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均经过标准化培训与严格考核,获得了全球淋巴水肿管理领域权威资质认证,熟练掌握国际前沿的淋巴水肿防治技术。团队还搭建了多维度科普宣传矩阵,面向公众及乳腺癌患者开展淋巴水肿专项科普。治疗方面,团队围绕患者“术前预防-术后干预-长期管理”的全周期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规范化服务,并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优化管理策略。截至目前,团队已为百余例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淋巴水肿预防与治疗服务,疗效显著。

  乳腺癌诊疗从来不是“治好病”就结束,愈后康复同样关键。淋巴水肿管理作为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