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12岁也得手足口?柯萨奇病毒A-6型来袭,需警惕“不典型”症状

河南健康网 2025-11-05686

  手足口病不是幼儿“专利”

  “医生,孩子都12岁了,怎么还会得手足口病?”

  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一位妈妈带着她满脸疹子的儿子,语气中充满了疑惑和焦虑。她12岁的孩子,最初只是发烧,随后脸上冒出疹子,脚底出现水泡甚至有些溃烂。家长第一反应是:“怕是得了什么厉害的水泡吧?”压根没往手足口病上想。

  真相出乎意料——经过检查,是由柯萨奇病毒A-6型引起的“不典型手足口病”。它,早已不是人们传统认知中“5岁以下婴幼儿”的专属疾病。

  “非常规”病毒 柯萨奇病毒A6型

  河南省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芳提醒,当前处于手足口病高发期。病原体流行谱系发生改变,柯萨奇病毒A6型已成为今年主流致病株。与以往常见病毒类型相比,A6型引发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特殊性,它会导致较大年龄儿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发生手足口病的病例显著增多;部分患儿皮疹范围更广、症状可能更重,这使得预防和治疗面临新的挑战。

  不典型手足口病的显著特征

  新型柯萨奇病毒A-6感染引发的不典型手足口病,症状与传统大不相同:

  发病年龄扩大化,不再局限于5岁以下婴幼儿,学龄儿童、青少年甚至成人都可能中招。高烧不退且持续时间长。

  皮疹分布广泛,不仅限于手、足、口部位,口周、面部、躯干、会阴部及四肢等多部位都可能被波及,类型多样,有水疱性病变、糜烂等,严重影响外观和生活质量。

  病程明显延长,远超典型手足口病。

  有脱甲现象,治疗后1-3周手掌和足底可能脱屑,1-2个月后可能出现指甲脱落,给患者带来长期困扰。

  科学预防与有效治疗并重

  面对柯萨奇病毒A-6的挑战,公众要提高警惕。

  1.加强个人与环境卫生管理,勤洗手、保持清洁通风、定期消毒等,可减少病毒传播。

  2.任何年龄段的发热皮疹患者都应及时就医,医生诊断时要考虑不典型手足口病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3.密切观察确诊手足口病患儿,居家隔离至少2周,若出现高热、精神差、呕吐、抽搐及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手足口病不再是幼儿的“专利”,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遭受新型柯萨奇病毒A-6型的攻击。让我们携手,以科学态度和方法应对,守护全家健康。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