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命悬一线!11岁女孩心脏“罢工”,ECMO助其重获生机

河南健康网 2025-11-06735

  深夜告急:心脏濒临停跳

  “血压71/44 mmHg,四肢冰凉至肘膝关节……”

  这天深夜,一名11岁女孩被紧急送入河南省儿童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她面色苍白,反应迟钝,勉强回应一句话后就陷入嗜睡状态,微弱的心跳仿佛随时会停止。

  检查结果显示:心肌酶、肌钙蛋白急剧升高,心电图严重异常,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进展快,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肌大面积受损,心功能严重衰竭,是儿童最危重的心脏疾病之一,死亡率极高。

  识别危情:ECMO团队提前介入

  意识到患儿病情危重,极有可能需要ECMO支持,副主任医师高刘炯立即邀请外科监护室ECMO团队紧急会诊。

  外科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全雪丽迅速赶到现场,发现孩子四肢末梢冰凉,反应微弱,心电图状态持续恶化,随时可能需要ECMO辅助。她立即与家长沟通,详细说明病情的严重性与ECMO救治的必要性。

  此时,管床医生反映患者心率突然变慢,全雪丽拿起心脏彩超探头探查,心头一沉——心脏几乎已停止有效的收缩,仅剩微弱蠕动! 再听心音,心跳基本消失。

  生死竞速:ECMO与死神赛跑

  “心脏停搏!立即抢救!”

  “开始胸外按压!”

  “肾上腺素准备!”

  指令接连下达,抢救瞬间展开。四五名医护人员轮流上阵,持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与此同时,ECMO团队火速集结,启动ECPR。

  一人持续胸外按压,两人同步进行ECMO置管

  一人管理气道,旁边几人随时准备上前轮替按压

  在持续心肺复苏仍无法维持有效循环的危急关头,ECMO成功上机!

  暗红色的血液从患儿体内引出,经人工膜肺氧合后,重新化为鲜红的血液回输体内。这台“人工心肺机”替代了她衰竭的心肺功能,不仅维持着大脑与全身器官的血液和氧气供应,更让那颗不堪重负的心脏获得了宝贵的休息和自我修复时间。

  生命守护:多器官保卫战

  ECMO运转稳定后,女孩被转入外科监护室继续治疗,但危机远未结束,一个个危急警报接踵而来。

  为保护大脑,团队通过精准用药与体温控制,多模态脑功能监测下大脑进入“保护”状态;面对肝脏衰竭,采用血浆置换,替代肝脏解毒功能;针对肾脏“罢工”,持续进行血液净化,帮助清除体内代谢废物;重症超声团队每日多次评估心功能及脏器灌注,为治疗提供精准依据。团队24小时床旁坚守,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希望重现:心脏再次跳动

  转机出现在ECMO支持的第3天下午。医护人员监测到脉压差开始出现,心电图趋势也逐渐向好。

  第4天,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律成功转为窦性心律。

  第5天,超声检查也带来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心脏收缩比之前有力了!”

  撤离ECMO

  这个细微却关键的变化,标志着孩子的心肌正在奇迹般复苏。在准备撤离ECMO的关键时刻,团队特别邀请了大外科主任、心脏外科学科主任翟波共同会诊评估,确保撤机过程顺利。

  随着心功能稳步恢复,ECMO被成功撤离。当孩子的心脏重新有力、规律地自主跳动时,监护室里爆发出激动的欢呼声。

  康复之路:跨越重重关卡

  撤离ECMO只是胜利的第一步。在后续治疗中,团队继续攻坚感染关、营养关、康复关……由于早期系统的脑保护措施,孩子苏醒后神经系统功能未受损伤。

  如今,女孩的精神一天天好起来,每次医生查房,她都会露出甜甜的微笑,主动进行沟通。

  “那八天,我们每个人的神经都绷成了弦。”主管医生回忆,“但家长信任的眼神,让我们绝不能放弃。”这次救治的成功,靠的是多学科的紧密协作、ECMO强大的生命支持能力,更是所有医护人员永不放弃的信念。

  在这个昼夜不息的重症监护室里,医护人员用专业、速度与坚守,一次次将生命从悬崖边拉回。监护仪的声响,此刻仿佛共同奏响着一曲生命的赞歌。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