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纪实】援助信阳医疗队:从死神手中救下年轻妈妈 患者家属鞠躬致谢
【抗疫纪实】援助信阳医疗队:从死神手中救下年轻妈妈 患者家属鞠躬致谢
怀揣着战胜病魔的共同信念,带着同事的祝福、亲友的牵挂,2月3日上午,河南省肿瘤医院援助信阳医疗队驰援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这是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支省内援助医疗队。
医疗队由医院党委副书记徐红伟任医疗带队,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吴红波任医疗组长,肿瘤内科主管护师米艳芝任护理组长,贾启明,护士关敬彬、栾倩、李亚楠、刘佩鑫、王明昊、王清濮共11位。
下面是当地媒体发来的报道,讲述了医疗队员们抢救患者时发生的感人故事。
01与死神搏斗,守护河南“南大门”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收治危重症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线中的最前沿。据了解,当医疗队的队员们刚刚得知全员进驻重症监护病房的时候,有3个来自呼吸内科的姑娘情绪有些紧张。徐红伟迅速召集队员商量对策,安排重症监护病房三名男护带呼吸内科三名女护,两两结合,克服困难,投入工作。第一次进病房因为情绪紧张加环境陌生,姑娘们衣服全汗湿透了。但是没有一个说累的,都在卯着劲儿学,“不能让领导失望,不能给五院添乱,不能有辱当初的誓言”。
胸闷、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减弱......重症监护病房内,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渐渐失去了意识,心脏按压、面罩给氧、插管、上呼吸机,“加快!在加快!”检测仪上的曲线终于有了起色,患者慢慢恢复意识。这样惊心动魄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重症监护病房上演。这里是危重症患者抵抗死神的最后防线,这是一群视死如归的敢死队员在与死神搏斗。召必战,战必胜,一如当时的主动报名,队员们无怨无悔。
02 “老大妈”式的关心 只为带他们平安回家
进驻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后,徐红伟跟队员们吃住在一起,时刻关注队员的身体和心理动态,关心病房患者情况,每次大夫下病房,他都详细询问病房患者治疗和恢复情况。他身体力行,是所有队员的榜样和典范;他细心关护,让患者树立了战胜病毒的信心!据队员们介绍,徐红伟这几天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好休息,好好吃饭,做好防护,注意安全!一定守好南大门,一定平安健康回家啊!”“老大妈一样的叮嘱我们”,米艳芝说,一旁的徐红伟也笑了。
03年轻妈妈病情好转 家属鞠躬致谢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第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是一位刚刚结束生产的年轻妈妈,经过医护人员不眠不休几天几夜的奋战,在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年轻妈妈顺利撤离呼吸机并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转到普通病房,见到了未谋面的小宝贝和家人(都是确诊患者)。
医疗队员送年轻妈妈转到普通病房时,患者爱人朝医护人员深鞠一躬,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
徐红伟说:“心情很复杂,这几天没日没夜的救护,专业得以发挥,技术得以应用,劳有所获,激动中伴随着感动也很感激患者的配合”。
在医疗队中,护士关敬彬是回族人,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专门安排食堂许师傅每天单独为她准备清真膳食,许师傅说:“他们来援助五院,助力信阳,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会尽一切力量让他们吃好,尽量荤素搭配全面,水果主食都有。”队员们笑笑说,“来五院有种回家的感觉,生活保障上真是没的说。”
在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大家早已亲如一家、不分彼此。
(稿件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
- 国内知名脊柱畸形矫形专家邱勇教授将于9月29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坐诊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荣耀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皮肤不够?皮瓣来凑!
- 郑大一附院放射科1项成果荣登《Radiology》 封面,同团队年发6篇相关研究
- 天一转凉娃就容易发烧?出现这些“危险信号”,别等!立马就医
- 孩子的眼睛像水管一样“渗漏”?警惕视力小偷来袭
- 漫天飞舞的“小白虫”咋回事?对人体有害吗?
- 河南省“9·12预防出生缺陷日”系列公益活动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举办
- 洛阳正骨数智骨科应用成果显著——五大典型病例展现精准医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