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3岁儿童误食强碱!这些常识家长们一定要了解
3岁的童童,正到了爬高上低、调皮的年纪。这天踩着小板凳,伸手把妈妈买的放在柜子上的管道疏通剂(烧碱)拿了下来,给当成好吃的误服了!
妈妈见状赶紧让孩子漱口并大量喝水,随后才送到了河南省儿童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孙波接诊了童童,发现他的口腔已经有明显灼伤,并伴随口唇肿胀和流涎。立马安排了胃镜检查,发现食管和胃底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灼伤,在检查中直接为童童置入鼻肠管,用于后期肠内营养摄入,并起到支撑食道的作用。
孙波告诉童童妈妈:“幸亏宝宝吃的量不多,不然喂水这种错误的做法,会导致情况更加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高危物品孩子一定要远离
孙波反馈,临床上像这样出现误服的情况很多,每每遇到,都让人感到非常痛心。
常见易误服的一些危险物品有
腐蚀性异物
纽扣电池、强酸强碱物质,如消毒剂、漂白剂、去污剂、管道疏通剂等。
尖锐异物
钉子、枣核、牙签、耳钉、玩具零件等等。
成人药物
降压药、避孕药等。
腐蚀性和尖锐物品属于高危异物,更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黏膜损伤、消化道出血、食管穿孔、食管狭窄等。
当误服不幸发生时,家长该怎么办?
1.若误服了强酸强碱类物质
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因强酸强碱遇水后会释放热量,加大灼伤程度,不恰当的催吐则可能使孩子受到二次伤害。正确处理方法是,清理口腔内残余物质,服用牛奶或蛋清保护黏膜,并紧急就医,就医时可携带误服物样品及包装,供医生识别。
2.若误服了尖锐异物
不要再进食进水,并立即就医。切勿采取吃生韭菜等民间偏方,以免给医生取出异物增加难度,甚至使孩子受到二次伤害。
3.若误服了成人药物
在孩子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家长可以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催吐,这样能迅速排出孩子胃里的东西,之后尽快送医院。
如果孩子在误服后出现昏迷、无意识、抽搐等症状,这种情况要第一时间送往医院。
防患大于救治,家长们一定要做到。
家中尽量不存放腐蚀性危险品,或加锁存放于儿童不易接触的位置,不要在空饮料瓶中存放腐蚀性液体;不要把药品放在娃够得着的地方。幼儿玩耍时,注意看护,避免接触尖锐的、有误服风险的物品。年龄稍大些的孩子,家长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其自主辨别危险的能力。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梦圆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佳节又重阳,为肿瘤患者献上一份“血脂健康礼”
- 900克“掌心宝宝”!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成功完成首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手术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在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 淋巴水肿怎么办?来这里告别肿胀不适,重新拥抱轻盈人生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第196期即将开启
- 皮疹更广泛、高烧不退?当心!这波手足口病跟想得不一样
- 郑大一附院曾西教授团队研发专属量表填补管饲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领域空白
- 就在这周三、糖友注意了,“情暖重阳,健康同行”—— 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重阳节特别活动!
- 别让“耳石”乱了平衡——认识耳石症
- 医联体的温暖接力,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守护万千妇女儿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