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900克“掌心宝宝”!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成功完成首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手术

高芬 宋瑞青    2025-10-29河南省妇幼保健院1984

  近日,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手术室里上演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而又温暖无比的“光明守卫战”。

  一个出生体重仅900克的“掌心宝宝”小天(化名),在眼科与麻醉科专家团队的精密操作下,成功接受了医院首例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激光光凝手术。这不仅是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在新生儿眼病诊疗领域里零的突破,填补了医院在该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该院危重新生儿眼病的救治能力迈上新台阶!

  小天出生时体重仅900克,孕周仅28+4周,属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此前,患儿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在外医院接受了两次眼内注药手术,但病情却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10月16日,外院复查发现患儿ROP病变复发。当日,患儿被紧急转诊至郑大三附院。该院眼科团队迅速行动,在短短1小时内完成了眼底筛查和视网膜血管造影,明确ROP复发,且病情已达2区、3期、附加病变阳性,视网膜360度全周受累,无血管区面积较大。这是手术干预的绝对指征。时间就是视力,延误将意味着永久性失明的巨大风险。一场多学科协作的战役就此打响。

  情况危急,刻不容缓。眼科迅速联系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启动多学科联动。经过紧张筹备,患儿在全麻下接受“间接检眼镜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手术由眼科主任荣军博主刀。

  患儿的瞳孔仅有几毫米,眼内操作空间狭小如隙,视网膜薄如蝉翼,血管细若游丝,这对手术者的稳定性、精准度和耐力提出了极致的要求。荣军博在手术台前高度专注,手持激光探头,精准地在视网膜无血管的缺血区进行光凝,制造出数百个微小的、有序的灼烧点。最终,近千个精准的光凝点完美覆盖目标区域。手术持续到晚上7点多,顺利完成。

  术后次日,通过眼底检查确认,视网膜病变得到了有效控制,新生血管活动性显著减退。眼科荣军博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高效的协作,成功遏制了ROP病变的进一步恶化,为患儿保留了视力。患儿家属对医院的及时救治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此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手术的成功,是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构建从出生到成长“全周期、全方位”健康守护体系的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该院眼科在危急重症新生儿眼病救治领域,已具备与国内顶尖水平比肩的技术能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关键在于“早”——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所有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通常是孕周<34周,出生体重<2000克),都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时开始接受规范的眼底筛查。

  来源: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