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患者重获"心"生 郑大一附院多学科合作完成一例高难度心脏移植手术
近日,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张新团队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体外循环科等多学科专家,成功为一名55岁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完成心脏移植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郑大一附院在复杂心脏病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进一步验证,为更多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患者黄女士因严重心脏功能衰竭入院治疗。入院检查显示,其心脏射血分数仅为17.92%,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危重复杂。经心血管外科医学部主任张新团队全面评估,确认其符合心脏移植手术指征。2024年6月,黄女士被正式列入心脏移植等待名单。经过近10个月的等待,2025年3月26日,黄女士获得与之匹配的供体心脏。
为确保手术成功,医院组建了由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体外循环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治疗团队。术前,团队进行了多次论证,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3月27日上午,手术开始,由张新主任主刀,在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克服心功能差、手术风险高等诸多挑战,历时3小时51分钟顺利完成供体心脏植入。
术后,黄女士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24小时专业监护。医疗团队根据黄女士情况,制定了科学的抗排斥治疗方案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黄女士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第3天即可下床活动,第7天转入普通病房。经过20天的系统治疗和康复训练,黄女士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功能明显改善,最终顺利出院。
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在终末期心脏病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器官移植学科建设,持续提升诊疗水平。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医院完善的器官移植诊疗体系、高效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以及医护团队扎实的临床功底与精湛的专业技术。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河南省“9·12预防出生缺陷日”系列公益活动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举办
- 洛阳正骨数智骨科应用成果显著——五大典型病例展现精准医疗新突破
- 足底顽痛数载求医无果 洛阳正骨微创巧除病根
- 题字传口碑,服务见真情——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科)驾驶员体检服务获市民点赞
- 关于举办“人工智能中医骨伤具身医疗装备通用技术”发布暨数智骨科论坛通知(第一轮)
- 挥之不去的“口臭”怎么办?
- 郑大一附院牵头制定国内首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规范》团体标准
- 双城医生李士朋:执灯中原,解码儿童风湿免疫疑难重症
- 五年四次手术,肿瘤依旧复发,差点放弃的她在这里重生
- 医校携手深耕本草 聚智赋能中医药传承——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举行“伤力草研究”技术开发合同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