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一例硬质支气管镜下右主支气管巨大肿物切除术
近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麻醉科完成一例硬质支气管镜下右主支气管巨大肿物切除术,此前已进行多例气道肿瘤切除术,均取得良好疗效,该例为市一院院近年来气管镜下发现的最大气道肿物,完全阻塞管腔,其成功切除标志着该院呼吸介入技术在复杂气道疾病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病例介绍
患者王某,男。67岁,以“咳嗽、胸闷2月余,发现肺占位1周”入院,行胸部增强CT等必要检查,发现右主支气管、右上叶占位性病变,后转入我科,查看患者,胸闷明显,频繁咯血,指脉氧最高90%,大气道肿物切除术出血风险大,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为IV级,且患者氧合指数不理想,这给全麻手术带来极大的风险。
面对患者严重的病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黄颖锋副主任医师立即组织呼吸介入团队全体成员并邀请麻醉科张鹏鹏主任医师进行术前讨论,制定个体化方案,评估手术风险,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备好各种止血药物、双通道吸引装置、单/双腔气管插管等,和患者及家属详细交流沟通后,于5月12日在支气管镜室实施硬质支气管镜下右主支气管巨大肿物切除术。
在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张鹏鹏主任医师全程护航下,由呼吸内镜专业护师杜国华协助,黄颖锋副主任医师顺利将硬质支气管镜(硬镜)插入患者气道,连接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后,经硬镜进电子支气管镜(软镜)探查,发现右主支气管内存在血管丰富的肿物并完全阻塞管腔。随后联合王锦涛主治医师运用电圈套器、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及二氧化碳冷冻技术等多重手段,成功将右主支气管肿块完整切除,并部分切除右上支气管肿块,患者指脉氧回升至95%以上,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患者手术后很快恢复意识,安全返回病房,自觉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完全消失,无任何不良反应。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主支气管通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颖锋

什么是硬质支气管镜?
硬质支气管镜是气道介入治疗的重要工具,其内径孔道相对于常规软质支气管镜大,更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而且旁侧有侧孔,可以连接呼吸机,有效保障术中患者通气安全,在维持通气的同时提供稳定操作通道,在维持气道通畅、控制出血及联合激光/电切等技术方面具有优势,提高了手术效率及安全性,尤其适用于大咯血抢救、大气道肿瘤切除、困难异物、瘢痕狭窄治疗等疑难病变的处理。而且镜下治疗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切除有着创口小、术中出血少等特点。此外,全身麻醉下硬镜操作可提升患者耐受性,实现更精准的介入治疗,推动呼吸病学从诊断向治疗领域的跨越发展。
病例总结
该患者病情重,手术风险大,其中硬质支气管镜操作、经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肿物切除术、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烧蚀术、经支气管镜电圈套器肿瘤切除术、经支气管镜氩等离子凝固术、经支气管镜冷冻活检及切除术均为支气管镜四级手术操作。
来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精子库严选!致病基因无处隐藏
在使用供精之前,可千万注意了,有一项检测绝对不能忽略,这就是单基因病携带者检测。
- 下一篇
开封市中医院体重管理门诊 ——减重要打 “组合拳”
在如今这个全民关注健康的时代,国家提出的“体重管理三年计划” 使得减重成为了热门话题。网络、线下各种减重呼吁和活动层出不穷,减重观念和方法也是鱼龙混杂。面对如此多的选择,很多人可能会陷入困惑,不知道哪些方法才真正适合自己。其实,减重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靠所谓的 “灵丹妙药” 就能轻松实现的,而是需要综合全方位的管理治疗,也就是打一套 “组合拳”,才能实现健康减重。一、测量评估:精准了解从何入手在开始减重之前,精准的测量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为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减重方案提供依据。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中脂肪、肌肉、水分等成分的比例,明确脂肪主要分布在身体的哪些部位,这对于判断健康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内脏脂肪过多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同时,内脏脂肪分析可以更深入地评估身体内部的脂肪情况。而必要的抽血化验能进一步了解身体的代谢状态、激素水平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减重的效果。结合专业的医师团队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才能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减重方案。二、减重不是不吃:科学饮食是关键很多人心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减重就是要少吃甚至不吃,采取极端的节食方式,如天天只吃水煮菜或者完全照搬西式饮食。然而,这样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看到体重下降的效果,但却难以长期坚持,并且很容易出现反弹,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管住嘴”,但不是盲目地限制食物摄入。而是要结合当地的饮食特点以及个人的工作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的饮食方式。营养师会根据医师制定的减重计划,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例如,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且热量较低的食物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量。同时,注意控制食物的总热量,合理分配三餐的比例,保证营养均衡。这样的饮食方式不仅容易执行,而且具有可持续性,能够帮助我们在减重的同时保持身体健康,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三、运动不是瘦下来的主要原因:正确认知运动的作用虽然运动对于减重和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运动并不是瘦下来的主要原因。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大量运动就能快速减肥,而忽视了运动在减重中所起的真正作用。运动的首要作用是消耗掉摄入食物的热量,制造能量缺口。比如,当我们进行有氧运动时,身体会消耗更多的热量,从而帮助我们达到能量的负平衡,为减重创造条件。其次,运动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肌肉量的增加意味着即使在休息状态下,身体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这使得减重的效率得到提高。此外,全身性运动和局部锻炼还能紧致全身及局部减重后松弛的皮肤,使身体的线条更加紧致美观。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减重运动观念,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计划。专业的运动治疗师能够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减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帮助我们更科学、高效地进行运动,同时避免运动损伤,逐渐养成长期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减重不反弹,保持身心健康。 四、心理健康:减重的“润滑剂”肥胖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系列负面的心理影响,如形象自卑、健康焦虑、失眠等,这些心理因素反而可能成为阻碍减重效果的重要因素。当一个人因为体重问题而产生自卑情绪时,可能会更加依赖食物来寻求心理安慰,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专业心理治疗师的疏导在这里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缓解因肥胖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通过心理疏导,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减重过程,增强减重的自信心和动力,从而更好地坚持减重计划,提高减重的成功率。五、“食欲好”“不吃也胖”:中医辨证施治有妙招在肥胖人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体质和症状。有些人体质属于胃热炽盛型,表现为食欲旺盛,摄入食物过多而导致肥胖;而有些人则是脾胃气虚体质,虽然吃得不多,但由于身体的代谢功能较弱,也容易出现“不吃也胖” 的情况。此外,还有因压力过大导致的 “压力性肥胖”,这类人群往往属于肝郁气滞型体质。对于这些不同证型的肥胖体质,以及在运用西药减重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等症状,中医辨证论治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例如,对于胃热炽盛型肥胖,可以通过清热泻火、滋阴养胃的中药方剂来调节胃肠功能,控制食欲;对于脾胃气虚体质的肥胖,采用健脾益气、化痰祛湿的中药进行调理,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中药辨证论治不仅能针对肥胖的不同病因进行治疗,还能在减重的同时调理身体的整体机能,减少西药减重带来的副作用,使减重过程更加安全、有效。六、穴位埋线:理性看待其作用穴位埋线作为一种辅助的减重方法,近年来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然而,很多人对它的作用存在着误解,认为穴位埋线可以实现“想瘦哪里瘦哪里” 的局部减肥效果。实际上,穴位埋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等,从而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在体重管理门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埋线治疗。例如,选取具有调节脾胃功能、抑制食欲、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使身体的机能逐渐恢复正常,进而帮助患者达到减重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穴位埋线并不能作为一种单独的减肥手段,它需要与其他减重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总之,减重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工程。在体重管理门诊,通过测量评估、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心理疏导以及中医辨证论治和穴位埋线等多种方法的相互配合,才能打出一套有效的“组合拳”,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希望大家能够遵循科学的方法,走出减重的弯路,最终收获健康的身体和理想的体重。翟纪功简介副主任医师,体重管理门诊主任,河南省中医药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获开封市“优秀中医工作者”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开封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曾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著学术著作5部。曹秋平简介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内分泌专业方向,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青年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其饮食、运动、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