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一夜之间,宝宝门牙全坏完?凶手竟是它!

周宇琨    2025-07-28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969 【查看证书】

  在妈妈的照料下,豆豆(化名)每晚都要喝夜奶才能入睡,虽然发现了豆豆门牙的黑洞,但并未在意。这天夜里,豆豆突然牙齿疼痛,哇哇大哭。

  第二天,妈妈带他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医生说:“这是奶瓶龋,是喝夜奶不刷牙导致的。”

  治疗时,豆豆紧张得直冒汗。

  从那以后,豆豆妈妈再也不敢喂夜奶,豆豆也养成了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妇幼健康科普

  那么,困扰豆豆的奶瓶龋究竟是什么呢?

  奶瓶龋,顾名思义是婴幼儿因长期含奶瓶入睡或频繁使用奶瓶喂养导致的龋病,主要表现为门牙唇面及邻面的白垩色改变、黄色缺损或大面积黑褐色龋坏,甚至发展为仅剩残根。

  晚期可引发牙髓根尖周炎,表现为牙龈肿胀、流脓,影响恒牙胚发育。

  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9%,奶瓶龋是重要诱因之一。

  奶瓶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喂养方式不当

  奶瓶喂养时,奶嘴贴附上颌乳牙,奶液长时间浸泡牙齿,细菌分解糖分产酸腐蚀牙釉质。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奶垢更易堆积。

  2.乳牙结构脆弱

  乳牙牙釉质薄、矿化程度低,萌出后2年内抗龋力最弱,易受酸性环境侵蚀。

  3.口腔清洁缺失

  家长未及时清洁婴幼儿口腔,尤其是睡前喂奶后未漱口或擦拭牙齿。

  五大黄金法则预防奶瓶龋 

  1.戒除奶瓶依赖

  1岁后逐步过渡到水杯,避免含奶瓶入睡;夜间喂养后喂少量温水起到漱口作用,减少奶液残留。

  2.科学清洁口腔

  萌牙前:用湿纱布清洁牙龈,每日1次;萌牙后:使用儿童含氟牙膏(3岁以下米粒大小,3岁以上豌豆大小),每日刷牙2次;坚持吃完东西用牙线棒清理牙缝(不会使牙缝变大),预防牙缝龋坏。

  3.定期专业防护

  涂氟:3岁起每半年一次,增强牙釉质抗酸力;窝沟封闭:3-5岁乳磨牙、6-9岁六龄齿封闭深窝沟,防龋有效率超90%。

  4.饮食管理

  避免高糖饮品,改用无糖配方奶,减少零食频率。

  5.早期筛查

  第一颗乳牙萌出后,每3个月口腔检查一次,早发现早干预。

  发现奶瓶龋如何治疗?

  分阶段干预,避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1.浅龋:牙齿涂氟,促进再矿化。

  2.中深度龋:去除腐质后充填,结合涂氟预防继发龋。

  3.严重龋坏:全麻下一次性治疗多颗患牙,安全舒适。

  误区澄清:破除陈旧观念!

  误区1

  “乳牙龋坏不用治,反正会换牙”

  真相:乳牙龋可能引发牙髓根尖周炎,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导致恒牙萌出异常。

  误区2

  “含氟牙膏对婴幼儿有害”

  真相: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乳牙萌出后即使用含氟牙膏,严格控制用量即可安全防龋,无毒无害。

  奶瓶龋的防治需要家长从喂养习惯、口腔清洁到定期检查的全链条重视。豆豆因及时干预避免了拔牙悲剧,提醒我们:预防胜于治疗,科学护理才是关键。让每一颗乳牙健康生长,为孩子的未来笑容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