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八旬老人7次手术失败跨省求医,洛阳正骨“显微拆弹”创奇迹
“今天做了这个视频,又让我回忆满满,再次感谢”“我再次代表全家兄妹三人感谢您,是您为我的老母亲解除了病痛”……近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手外显微骨一科主任医师赵治伟的手机微信上收到曾经的患者黄奶奶家属发来的信息,字里行间满是对医疗团队的感激之情。虽已时隔8年,但为黄奶奶诊治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忆起这段经历,赵治伟难掩激动之情。

辗转求医无果,八旬老人深陷病痛泥潭
2016至2017年,江苏徐州年过八旬的黄奶奶因肘部严重感染,伤口长期不愈,家人带她跑遍当地多家医院,历经七八次手术,却始终无法摆脱疼痛与感染的折磨。伤口溃烂、寝食难安,甚至因反复治疗导致肘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正中神经、尺神经、肱动脉等重要结构被炎症侵蚀,病情复杂到许多医生束手无策。
“每次手术都抱着希望,但结果总是失望。”家属回忆道。就在一家人几乎陷入绝望之际,经当地医生推荐,黄奶奶及其家属抱着最后一试的心态,跨越300多公里,慕名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找到了在复杂创伤修复领域有着丰富经验、时任该院手外显微骨科主任的赵治伟及其团队。

精准评估与高难度手术:显微镜下的“生命保卫战”
面对这样一位高龄、多并发症的患者,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手外显微骨科团队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赵治伟仔细检查后发现,患者的感染已累及肘关节深部,正中神经与肱动脉被炎性组织包裹,局部粘连严重。“稍有不慎,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轻则功能丧失,重则面临截肢风险。”赵治伟回忆说。

经过全面评估,团队精心制定了“显微镜下精准清创+功能修复”的治疗方案。手术台上,赵治伟凭借其丰富的显微外科经验,在放大数十倍的视野下,犹如“拆弹专家”般细致入微地剥离粘连组织,彻底清除病灶,同时巧妙避开错综复杂的血管和神经。手术历时数小时,最终成功保住了患者的肢体,并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术后康复与关怀:医患共筑温情桥梁
手术的成功仅是康复旅程的起点。考虑到黄奶奶年事已高且体质虚弱,护理团队精心为其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每日换药时采取轻柔操作,以有效减轻疼痛;营养科科学调配膳食,助力伤口加速愈合;康复师专业指导关节功能锻炼。此外,医护人员更时常陪伴老人闲聊,温情关怀以缓解她的焦虑情绪。

两三周后,奇迹出现了——原本顽固不愈的伤口终于愈合,肘部的功能也在慢慢恢复。黄奶奶的脸上绽放出了许久未见的笑容,对医护人员满是感激:“是你们让我重获新生,让我又有了对生活的盼头。”

出院后,黄奶奶的家属特意创作了一首藏头诗:
洛神伏羲造书契,阳煦山立宗庙器。
正明公道曾众生,骨肉至亲爱甚惜。
创业垂统传承载,造极登峰领新异。
健朗回天奇妙术,康庄大道显神迹。
“洛阳正骨创造健康!”这首藏头诗饱含着黄奶奶及其家属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医护人员的深厚感激之情,既盛赞了他们精湛的医术,也表达了对其无私奉献、心怀仁爱的崇高敬意。

此后每逢佳节,黄奶奶一家都会给赵治伟发来祝福短信。就在上个月,家属又将当年在院治疗期间的照片制作成小视频,记录并回忆这段“医患同心对抗病魔”的历程。
每次收到称赞与祝福,赵治伟内心满是触动,这让他更坚定了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初心。他明白,每一例手术的成功、每一位患者的康复,都是对他和团队医术和医德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他们不断奋进的动力。未来,他们会始终秉持“大医精诚”的理念,凭借精湛医术和暖心关怀,为更多患者驱散病痛阴霾,带去生的希望。
大医精诚,照亮生命
从徐州到郑州,从绝望到重生,这位八旬老人的故事诠释了医者的担当与技术的温度。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用实力证明:面对疑难杂症,精湛医术是基石,而人文关怀则是让医疗更有温度的“良药”。在这里,每一台手术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一场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
- 国内知名脊柱畸形矫形专家邱勇教授将于9月29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坐诊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荣耀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皮肤不够?皮瓣来凑!
- 郑大一附院放射科1项成果荣登《Radiology》 封面,同团队年发6篇相关研究
- 天一转凉娃就容易发烧?出现这些“危险信号”,别等!立马就医
- 孩子的眼睛像水管一样“渗漏”?警惕视力小偷来袭
- 漫天飞舞的“小白虫”咋回事?对人体有害吗?
- 河南省“9·12预防出生缺陷日”系列公益活动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举办
- 洛阳正骨数智骨科应用成果显著——五大典型病例展现精准医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