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23岁就得了胃癌!医生:这些坏习惯是“帮凶”

河南健康网 2025-11-061922

  23岁的小杨原以为只是“胃炎犯了”,没想到最终确诊为胃癌。 医生感叹:再年轻也扛不住长期透支,坏习惯才是真“杀手”。

  忽视信号:从胃痛到确诊胃癌

  三个月前,小杨开始频繁出现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起初并不重视,以为休息几天就能好。

  最近一次,因腹痛加重并出现便血,他不得不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内镜检查提示:胃部出现8-16cm异常病变,表面溃疡、周围腺体不规则。

  随后,他找到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李剑。

  在问诊中得知,小杨长期处于高压力、作息紊乱、饮食刺激、精神紧绷的状态:熬夜到凌晨是常态,作息不规律,睡眠严重不足;工作忙压力大,三餐不定,常常外卖凑合;最爱烧烤、麻辣火锅、腌制食品,几乎天天“重口味”;聚餐、加班后习惯喝酒解压,有时一喝就停不下来;胃部不适时总靠胃药硬扛,认为“年轻身体扛得住”。

  李剑指出,这些看似“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却是胃癌的危险组合:长期熬夜、辛辣高盐饮食、酒精刺激、持续压力、忽视身体信号,会不断损伤胃黏膜,引发慢性炎症,最终可能走向癌变。

  进一步MRI及病理检查提示,小杨确诊为胃癌。

  李剑团队迅速制定手术及化疗方案,小杨接受手术后配合辅助治疗,目前情况稳定、恢复良好。

  为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胃癌

  李剑指出,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基因和遗传背景,而外因则与生活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对于胃癌来说,饮食和生活习惯尤为重要,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不良饮食习惯和熬夜都是胃癌的诱因。年轻患者普遍有以下这些问题。”

  01

  不良饮食习惯

  许多20至40岁的胃癌患者喜欢烧烤、麻辣烫等食物,这类食物易产生致癌物,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高盐饮食也与胃癌有关,世卫组织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过量会破坏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

  02

  忽视体检

  早期胃癌症状隐匿,常被忽视。很多年轻人习惯早餐不吃、午餐凑合、晚餐应酬、宵夜地摊,出现胀气、消化不良等症状时未及时检查,导致确诊时已是晚期。建议胃部不适时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03

  情绪压抑

  情绪压抑、易怒、过度焦虑等会增加胃癌风险,保持良好心态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有助于防癌。

  04

  熬夜

  熬夜会削弱胃黏膜自我修复能力,使其易受伤害。当压力过大、身体疲劳时,胃部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05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明确的致癌因素,其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可控风险,尤其是肠型胃癌,需重视检测与治疗。

  出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诊

  “胃癌的早期症状极其隐蔽,往往被误认为普通的胃部不适,直到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地步。”李剑提醒:“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就医。”

  上腹部持续或进行性疼痛、烧灼感,夜间或空腹加重;

  反酸、嗳气、早饱、食欲明显下降或持续恶心;

  黑便、呕血、大便潜血阳性、原因不明的贫血;

  体重3个月内不明原因下降≥5%,乏力明显;

  直系亲属有胃癌、长期吸烟饮酒、嗜咸嗜腌嗜烤人群。

  李剑强调:别等“疼到受不了”才去:胃镜是目前发现早期胃癌的首选检查方式,可在病灶细小时就被“抓出来”。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