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疾病资讯

疾病资讯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家长必知的检测、治疗与预防

李沙沙    2025-10-27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677 【查看证书】

  幽门螺杆菌(简称Hp)作为一级致癌菌,不仅与90%的肠型胃癌密切相关,还会引发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甚至与白血病、结直肠癌等70多种胃外疾病有关。正因如此,我国新版指南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成年人尤其是胃癌高危人群,尽早进行Hp检测与治疗,且年龄越小获益越大。但与成人不同,儿童Hp感染的检测与治疗需格外谨慎,14岁以下儿童除非符合特定指征,否则不建议盲目检测和治疗。

  一、儿童Hp感染现状:低龄感染占比高,防控重点在10岁前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Hp感染率已达30%-40%,部分欠发达地区更是高达64.39%。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成人及青少年Hp阳性者,感染都发生在10岁之前,这一比例超过60%,且10岁以下儿童Hp感染率每年以3%~10%的幅度快速增长;而10岁以上感染者,年增长率仅为0.5%~1%。由此可见,做好10岁以下儿童的Hp感染管控,是降低整体感染率的关键环节。

  二、儿童Hp感染途径:家庭传播是主要“元凶”

  Hp传染性极强,人传人是核心传播途径,其中“口—口”和“粪—口”传播最为常见。儿童感染Hp,大多源于家庭内部密切接触,比如家人共餐时不用公筷公勺、直接夹菜,家长给孩子口对口喂食或亲吻,以及共用未消毒的餐具、洗漱用品等。此外,孩子喝生水、食用未彻底清洗的生食,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三、儿童Hp感染:并非所有情况都需治疗

  我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及欧洲北美相关指南均明确,儿童Hp感染的治疗需严格遵循指征,不可一概而论。

  1. 必须根治的情况

  若儿童确诊Hp感染,且同时存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则必须进行根除治疗,这是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

  2. 可考虑根治的情况

  存在以下情况时,需在医生评估后,根据具体病情考虑是否治疗:

  (1)已确诊慢性胃炎;

  (2)家族中有胃癌病史;

  (3)存在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4)因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等)。

  3. 特殊情况

  若监护人或年长儿童(具备自主意识)强烈要求治疗,医生也会结合孩子的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后制定治疗方案。

  除上述情况外,大部分儿童Hp感染者并不推荐治疗。

  四、儿童Hp感染预防:家庭管控是核心

  由于Hp主要通过家庭成员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做好家庭防控是预防儿童感染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从以下5点入手:

  1. 成人感染者及时治疗:家庭中若有成人确诊Hp感染,需尽早完成规范根除治疗,避免传染给孩子;

  2. 儿童用品专人专用并消毒:儿童的餐具、水杯、牙刷等用品需单独存放、单独使用,定期用沸水煮沸15-30分钟(可杀死Hp),或用家用消毒柜消毒;

  3. 养成健康用餐习惯:家庭成员共餐时务必使用公勺公筷,避免直接给孩子夹菜,杜绝口对口喂食和亲吻孩子嘴巴的行为;

  4. 备孕夫妇提前检测治疗:计划怀孕的夫妇,建议提前做Hp检测,若感染需先治疗再备孕,降低孕期及产后传染给孩子的风险;

  5. 培养孩子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不喝生水,生吃水果、蔬菜前必须彻底清洗;同时可长期适量给孩子食用含特定益生菌的发酵乳(如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的产品),研究显示这类益生菌能提高儿童Hp自发清除率(约10%-20%),减少感染概率。

       来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总之,儿童Hp感染的管理需“因人而异”,既不必过度恐慌盲目治疗,也不能忽视防控。家长若怀疑孩子感染Hp,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风险获益评估制定方案,才能更好守护孩子的胃部健康。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