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药别乱吃!药师教您科学“战”高温 清凉度“三伏”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然而,今早打开窗,河南的小伙伴是不是被久违的凉爽惊喜到了?但这凉爽就像“限时体验卡”,下周高温又将卷土重来。
防暑降温对普通人来说尚且是个挑战,对肿瘤患者而言,更是一场需要精心应对的“战役”。别担心,这份超实用的“三伏天”养生攻略,能让肿瘤患者轻松应对高温,清凉一夏!
中暑与防暑药小知识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闹罢工”的结果。此时体温调节系统“乱了套”,水和电解质大量流失,散热也出现问题,一系列症状随之而来。
中暑有轻重之分。先兆中暑是身体发出的“小警报”,会出现头晕、口渴、多汗、没力气等症状,体温可能正常,也可能稍高于38℃;轻度中暑是警报升级,体温会升到 38℃以上,脸变得红扑扑,皮肤发烫,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心慌等不适;重度中暑(热射病)最为危险,体温超过 40℃,人会意识模糊、抽搐,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防暑药的使用时机
防暑药主要用于轻度中暑的“救场”。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杨微建议,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感觉头晕、口渴,有先兆中暑迹象时;或者在高温作业、户外运动前,想提前预防;或是轻度中暑后,想缓解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都可以考虑使用防暑药。但一旦出现重度中暑症状,务必立即送医。
常用防暑药及注意事项
藿香正气水:适合寒湿侵袭引发的中暑,能缓解头晕、恶心、腹胀等症状。不过它含酒精,酒精过敏者禁用,也不能与头孢类药物同服,否则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服用后,不要着急开车、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
仁丹:可对付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胸闷。但仁丹中含有朱砂,不能长期服用。
十滴水:能缓解中暑带来的头晕、恶心、肚子痛、肠胃不适等症状。同样含酒精,酒精过敏者禁用,也不能和头孢类药物同服,孕妇禁用。服用后注意不能进行危险作业。
风油精/清凉油:一般为外用,涂抹在太阳穴等部位可缓解头晕。但要注意避开眼睛和破损皮肤。家里有婴幼儿和孕妇的,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口服补液盐:大量出汗后,身体易脱水、电解质紊乱,此时口服补液盐就派上用场了。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配制,不可用饮料代替。
肿瘤患者专属防暑秘籍
巧避暑
肿瘤患者不可贪凉,室内温度保持在 26℃左右为宜。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贺宝霞建议,使用空调时,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合理规划外出时间,高温时段(10:00 - 16:00)尽量不出门。若必须外出,遵循“20 分钟原则”,即在户外活动 20 分钟后,找个阴凉地儿休息。若家中无空调,可使用风扇、拉上遮光窗帘,防止阳光直射使室内升温。
恰穿衣
选择棉、麻等天然材质的宽松舒适浅色衣服,利于散热。在空调房里,要穿上衣服盖上被子,以防着凉受寒,引发胃肠道和关节不适。
勤通风
空调不要一直开着,每天两次开窗通风(避开高温时段),让空气流通,保持清新。通风时,记得关闭空调。
补足水
每天饮用 1500-2000ml 的水,具体量可根据活动量和排汗情况调整。每升水中可加入 1-2克 食盐,或选择含电解质的饮料。特殊人群需听从医生的建议补充水分。特别提醒,不要喝酒、浓茶、咖啡和高糖饮料,它们可能加重脱水或影响药物代谢。
食三清
一食清凉:少吃辛辣、热性、油腻食物,以免燥热伤身。多吃苦瓜等“苦菜”和含镁丰富的豆腐,以及各种蔬菜瓜果,增加维生素供给。
二食清淡:食物以清淡为主,多吃植物蛋白丰富的豆制品和脂肪含量低的肉类,如绿豆、西瓜、鸭肉、鲫鱼等。
三食清补:可多吃安神食品,如莲子、百合、红枣、薏米仁、木耳等。
保睡眠
保持适度运动,看看书、听听舒缓的音乐,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通过午睡和早睡保证休息时间,但午觉不宜过长,20-30 分钟即可。
稳情绪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夏天炎热易使人烦躁,肿瘤患者可根据自身爱好,选择看书、散步、听音乐等方式调节身心。亲友也要多留意患者情绪变化,多交流沟通,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情。
讲卫生
食材要充分加热煮熟,不吃隔夜饭菜,餐具定期消毒。汗湿的衣服和床品要及时换洗,餐前便后规范洗手。
防感染
肿瘤患者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或减少停留时间。放疗患者要加强照射区域皮肤的保护,避免阳光直射。带有管路的患者,要注意管路敷贴固定,防止敷贴汗湿导致管路感染、滑脱。若出现发热、管路周围红肿热痛等情况,及时咨询医务人员或回院治疗。
防暑药是夏天的好帮手,但肿瘤患者要科学使用。记住,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合理作息、及时补水、留意中暑信号,才能安全度过夏天!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