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不开胸也能换“心门”?这个手术让七旬老人感受到了“不一般”的郑医!

河南健康网 2025-07-252385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被誉为“不开胸换心门”的革命性技术。

  近日,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五科郭国勋主任团队成功完成了院内首例TAVR手术,为一位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带来了新生。

  建立信任,用爱温暖患者的心

  李爷爷(化名)今年74岁,近3年来,他发现自己走几步路就气喘、胸闷,甚至夜间无法平卧。起初他以为只是年纪大了体力下降,直到症状加重才在家人的坚持下,来到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五科就诊。

  入院时,李爷爷在病床上稍微活动就会出现明显的气喘、胸闷症状,这是严重心衰的表现。经过详细的心脏超声等一系列检查后,他被确诊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如果不及时干预2年生存率甚至低于50%。

  郭国勋主任告诉李爷爷:“您可以尝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可以大大缓解您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听到要手术,李爷爷和家属的第一反应是害怕:“要在心脏上动刀子?这么大年纪了,我能受得了吗?”

  面对患者的顾虑,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五科团队没有急于推进手术,而是耐心地向李爷爷和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详细的手术过程。经过多次沟通,他们终于放下顾虑“你们耐心地解释,让我们对父亲的手术很有信心!”

  院内首例,患者和家属点赞!

  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李爷爷的心衰症状明显缓解。此外,科室还组织了院内多学科会诊,对手术的相关风险和可实施性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些都为手术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麻醉科、超声科、介入科、心外科等多学科配合下,心血管内五科团队在郭国勋主任的带领下,为李爷爷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术中,通过血管介入精准植入生物瓣膜精准替代病变瓣膜,避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的缺点,尤其适合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能直观地看到监护仪上血压的提升。

  术后第二天,李爷爷就能坐起来吃饭,第三天已经能在病房走廊慢慢行走。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显示,李爷爷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这台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医患之间的信任与配合。患者李爷爷和他的家属,从最初的恐惧、犹豫,到最终坚定选择手术,再到术后康复的喜悦,整个过程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郭国勋主任表示:“TAVR技术的开展,为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希望,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此类微创技术,让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

  此次TAVR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适合哪些患者?

  TAVR主要用于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尤其适合:

  ✔ 高龄患者(70岁以上)

  ✔ 外科开胸手术高风险患者(如合并肺、肾疾病)

  ✔ 不愿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

  TAVR的优势

  无切口,无需开胸,术后恢复较快;

  术中无需使用体外循环、心脏无需停跳,显著减少了术中失血及术后并发症;

  手术时间由常规的4-5小时缩短到1-2小时,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来源:郑州人民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